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1日 16:18 来源:
接连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济南、石家庄等地出台规定,各大建筑工地在中午11点左右全部停工;重庆把人防工程纳凉点从19个增加到24个;陕西渭南紧急启动“高温天气安全运输预案”,做好各种纳凉物资准备;“火炉”武汉则在最低气温突破30℃时,将该市三镇81个街道办事处、904个社区的1183个纳凉点紧急开放,24小时接待纳凉群众。尽管户外酷热难耐,但由大型风扇、空调等构成的纳凉点内,干净整洁、清风徐徐、凉意阵阵。
高温无奈,避暑有法。在各地纷纷推出“纳凉工程”后,立即博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不过,在这种众声叫好的同时,笔者不由想起了老家乡下那些一到夏天为了图一点凉爽,就光着个背膀,晒得黝黑的农民兄弟,并生出这样一种愿景来:希望这种被市民叫好的“纳凉工程”尽快下乡,好让热透了的农民兄弟也沾点凉风。客观上讲,城市人口相当集中,建筑密度大,车辆太多,气温相对农村要高,但是,当前农村避暑设施落后,措施的欠缺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首先,农村消暑设备普遍远较城市落后。当城里人摒弃电风扇,家家户户争相买冰箱、装空调的时候,电风扇却成了农村消暑的“主力军”。城里人有防空洞,有大型超市、商场、纳凉点的大功率空调降温,但是农民的纳凉点只有两个,一是家里,二是树阴下,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再说,近年来每至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农村地区的拉闸停电加剧了农村消暑难度。最近几年,随着各地用电量的迅速增加,用电高峰时段严重缺电已是不争的现实。而越到高温,用电越紧张。用电一紧张,一些地方总会首先选择停掉“产值低的”农村用电,使农村本来就已单一落后的避暑设备――电风扇沦为了摆设。去年夏季用电高峰期,笔者老家就曾长时间停电。
还有就是农村缺少消暑医药尤其是免费药品。众所周知,在这些推出“纳凉工程”的城市里,几乎都会在各个纳凉点配备免费的消暑医药,有的甚至还会配备医务人员,以避免市民中暑或因高温而引发的种种疾病。反观农村,就医尚且面临着远、少、贵等许多现实难题,更别奢望农民兄弟为了消暑而去购买避暑药品了,除非万不得已。以笔者老家的农村来看,农民兄弟消暑有条件的就煮一碗绿豆汤,没条件的就只能泡个冷水澡了。不管是年过八旬的老人,还是嗷嗷待哺的幼儿,从来都没有人享受过免费获得避暑药品的恩赐。
高温里,城里人怕热,农民兄弟同样怕热;城里人需要“纳凉工程”,农民兄弟同样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民兄弟的这种需求更为迫切。笔者以为,如果将已经在城市里颇受赞誉的“纳凉工程”推而广之,让这阵凉爽的轻风吹进乡村田野,惠及农民兄弟,那将更显亲民之举,和谐之举。
盼望“纳凉工程”能早日下乡! (作者:禾刀3412)
责编:张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