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3日 16:26 来源:
?望东方周刊消息:
这份“不可能的工作”选择了相信时势造英雄的曾荫权,为他从平民子弟一路奋斗到最高阶公务员的“奇迹”再添传奇色彩。
打着紫红色“煲呔”(领结)的曾荫权意气风发。这位有38年资历的“香港最资深公务员”,6月16日名正言顺地成为候任特首,有望在几天后能获得中央政府的委任。
过去两周来,60岁的曾荫权带着明朗的笑容,为自己赢得了714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支持,在特首选战正式开幕之前就淘汰了两位对手。
曾荫权面对传媒这样解释自己“一票都不能少”的原由:“如果我可以在第一回合击倒对手,我便绝不会待最后一回合才这样做。”
巧合的是,2002年董建华连任特首,亦取得714名选委支持。如今,他留下的两年多任期,将由曾荫权完成。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政府表现,较去年底攀升13个百分点,回到1999年4月的水平。香港学者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曾荫权效应”。
“孤独的推销员”成为众望所归
未能上大学的曾荫权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辉瑞药厂的推销员。
就是这个气质强硬冷峻的“孤独的推销员”,却在特首中途易人之时浮出水面,并且获得了香港各阶层大范围的认同和支持。
有评论者认为,这是香港各方放弃私利、向坚持“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的方针努力达成平衡的结果。
在选举委员会796名委员中,曾荫权获得714位委员的支持。而另外两位参选者。李永达和詹培忠均无法获得100位委员的提名,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第23条和第28条,曾荫权自动当选特首。
在选举委员会中,有15个界别的委员全票提名曾荫权,其中包括地产及建造界,以及金融界、商界、工业界、旅游界、航运交通界、批发及零售界等。但他在法律界和教育界的得票较弱,提名率分别为45%和35%。
在200名工商界选委中,曾荫权囊括了197张提名及支持票。表态“挺曾”的富豪包括地产界“猛人”长实主席李嘉诚,新地主席郭炳湘,恒地主席李兆基,信德主席何鸿等。金融界巨子有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中银国际副董事长林广兆等以及中资界巨子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而代表基层市民的40名劳工界选委中,亦有36人提名挺曾,所谓民主派议员则有3名。
分析人士指出,最难得的是,原来是李永达的“票仓”社福界,反而大多都支持曾荫权。而社福界的服务对象以草根及弱势社群为主,这说明曾荫权的普遍认受性很高,绝非仅由大商家捧出来,有广泛民意支持才可能领导一个强势、高效的政府。
而代表民意的立法会,只有泛民主派的21票支持李永达,出人意料的,是刘千石、郑经翰、陈伟业提名曾荫权。分析称,曾荫权将来与议员的沟通应该比较乐观。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说,曾荫权出任署理行政长官期间,其表现获得市民好评,现在香港经济复苏,这些好景象与曾荫权的有效管治有关。
香港各界知名人士也在曾荫权正式参选后纷纷表示支持,认为他是“能够与香港市民、各大政党和中央沟通的合适人选”。
6月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曾荫权对香港和对国家有着赤子之心,他的才干和经验,以及香港市民对他的支持,显示他是带领香港前进的适当人选。
香港特区政府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也表示支持曾荫权参选。她说,曾荫权是个有承诺、有能力的人,相信他能做一个好的行政长官,满足市民对新的行政长官的期望。
强势港府呼之欲出
香港分析人士人为,市民支持曾荫权参选行政长官,是期待他能以成熟的驾驭能力,构建行政主导的强势政府,提升政府的施政效率。
在曾荫权以“强政励治”为口号的施政纲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如何“提高管治能力”,其核心是强化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执行,做到议而必行,行而必快,让市民看到,政府的施政是有成效、有信心的施政。
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的著名学者许崇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极其复杂的国际性都市,各种势力、利益交叉,各类矛盾在这里集结,而且在回归祖国建设特别行政区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激荡和震动。如果不建立一个强势政府,就不足以应对纷至沓来的矛盾和隐患。
许崇德说,基本法已经为行政主导铺平了道路,行政长官作为一区之首,位高权重,极宜敢于用权、善于用权。
参加香港基本法起草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廉希圣则说,要推行“行政主导”,特首必须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从曾荫权参选过程中与各派人士打交道的细致工作以及取得不同派别人士提名的成果来看,曾荫权是协调处理好香港各方面关系、整合各阶层意见、使之统一并为香港建设出谋划策上来的最佳人选。
在特首选举展开初期,也有人批评曾荫权全力以赴争取提名票“太霸道”。
香港《文汇报》刊发评论说,没有人会指责第一回合就击倒对手的拳击运动员是霸道,也没有人会非难第一个冲向终点的赛跑运动员是霸道。曾荫权要在提名竞赛中就击败对手,无可厚非。尽力争取每一张提名票,体现了他对每一名选委的尊重。
作风亲民,与中央默契
6月9日,谋求竞选特首的曾荫权在已明显获得选举委员会多数支持的同时,也来到社区了解民情,重游儿时故居,探访渔户和市民。
人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贯衣冠楚楚的“煲呔曾”,这回只穿着一件朴素的蓝色衬衫,敞着领口,手拎红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从街边果摊买来的西柚。
评论称,曾荫权面对的虽然只是被称为小圈子的800名选委,但他依然到各区巡视,尽量拉近与市民的距离,表现得相当自然、相当亲民。这在港府高官群体中相当醒目。
人们还注意到,曾荫权的施政纲领中反复出现“和谐社会”、“以民为本”的字眼,与中央高层倡导的为政之风相当契合。
身为特首,如何处理港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相当引人关注。
今年4月,就新的行政长官任期问题,当时署理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向国务院提出报告,请求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基本法第53条有关新的行政长官任期作出解释。
这一举措后来被称赞为“在时间紧迫情况下,确保依法如期选出特首、化解可能出现宪制危机惟一可行的正确选择”。香港《文汇报》的社评说,主动寻求人大释法,是以香港稳定大局为重,显示了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体现了知难而上的施政新风。
曾荫权在港英政府及特区政府多年的公务员经历,不是他的包袱,而成为他受人好评的政治资本。
香港《大公报》的评论称,曾荫权能获强势参选,不是没有过一些枝节以至“暗涌”。个别人士至今仍“念念不忘”其英国爵士勋章。不过,事实摆在眼前,绝大多数港人已经厌倦政治争拗,什么“前朝”、“今朝”,都是多余的说法,只要符合基本法规定,不违反“爱国者治港”的最基本要求,而且在实践上表现出经验和能力,就没有不可以接受的理由。
不久前,曾荫权在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是高度自治的特区,绝大部分日常生活政策均由自己决定,但仍有部分环节需要中央的介入,例如政制发展问题等。他相信中央一直是用无私、爱护和谅解的态度来看问题。
爱国者治港
有学者认为,曾荫权能够以与其前任迥然不同的路径走上特首高位,与中央政府务实的作风和思路分不开。
曾荫权曾说,中央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是香港实践“一国两制”最大的保证。出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人,务必是一个高标准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今天,我们国家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行政长官的要求更高。
一位与曾荫权相交多年的银行家表示,相信他所做的事,都是以维持和推动香港的整体利益为优先的。
2004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8.1%,高于过去20年4.8%的平均增长率。曾荫权接棒的香港,正处在回归以来最好的时候。
一项国际机构对港人的调查显示,目前有75%的受访者对香港经济感到满意。有71%的消费者认为未来一年的经济会继续向好。在就业前景方面,75%的香港人感到乐观,香港的失业率正由前年最高的百分之八以上,回落至稍低于百分之六的水平。
有评论说,对就业情况感到乐观,就等于香港人为香港前途投了有信心的一票,那是几经艰辛,从谷底爬起,重见天日的心情。
曾荫权在向选举委员会阐述施政理念及具体政策方略时说,发展经济是市民的根本诉求,“也是我施政的首要任务”。
成为“舵手”还需经历挑战
尽管曾荫权在民调中获得很高的支持度,但是负责调查的机构也指出,支持他的市民主要是基于他过去的政绩。
新界社团联会的调查显示,民众表示在曾荫权的施政纲领中,“以民为本”最重要,其次是“维护香港的自由、平等、法治和廉洁等价值”、“全方位发展经济”、及“提升管治能力”。
有香港学者分析说,曾荫权最难应付的,是年底的政改报告书。
由曾荫权负责的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已经发表了4份报告,归纳社会人士对2007年行政长官及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有人担心,曾荫权几十年的政务官生涯,担任的是政策执行者的角色,作为行政长官所需要的规划整体发展的决策思维和能力,还有待实践检验。
当香港人享受复苏的喜悦时,挑战也伴随而来,因素之一是由于他的竞争对手上海的出现,吸引着各方投资,夺取了香港特有的光芒。
芯片制造商AMD、英飞岭技术公司(IFX)和数码冲印巨头柯达,都把他们的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因为现代化的上海有敢做敢为的政治家谋划他的发展。
其他的竞争压力也接踵而来,香港正在失去作为廉价港口的竞争优势。去年深圳的港口交易量上升28%,与此同时香港只上升了7.5%。中、小型企业正面临巨大的租赁费增长,高昂的费用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正在造成损失。
参选行政长官,是曾荫权个人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而香港的发展,同样面临一个转折点。曾荫权要在行政长官的岗位上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广阔的空间,其长远的发力点,就在于他能否在香港的长远发展方面显现出功力和眼光。
香港还能为中国崛起贡献什么
20世纪乃至21世纪,最为壮阔的人类发展景象便是中国之崛起,此时,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之崛起已成蔚然之势,而曾荫权之后的香港还能为中国崛起贡献什么,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时任总理的朱?基在“两会”记者会上指出,香港曾经扮演着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作用,同时,也在其他领域里是一个文明的国际城市。“我想这种优势香港并没有丧失。特别是在70、80年代的时候,香港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作出的贡献是第一位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继续加速改革开放进程,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开始让人感到,香港的作用似乎不如以前。这个时候起,香港于内地的意义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出台后,有舆论认为,香港从中获益匪浅,是中央政府力挺香港经济的表现。甚至有人指出,CEPA安排将对内地制造业和服务业造成巨大冲击,以内地市场的巨大经济利益换取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是中央给香港送了个大礼。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则指出,CEPA不是中央政府单方面对香港的“恩赐”,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没有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和支持,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良好态势。
无论如何,中国之崛起不应该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是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崛起。而这种崛起更需要模式支撑和精神支撑。无疑,香港具备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香港有出色的金融管理模式和商业精神,香港政治官员、公务员的廉洁程度也是华人社会的典范,此外,香港的文化发展,也为内地提供着参照。
这些,都应该成为曾荫权之后的香港继续贡献给全中国的经验所在。
曾荫权的人生经历
在香港政界,曾荫权心直口快是有名的,有人形容他“语不惊人誓不休”
为人谨慎,做事踏实,作风果断,是《?望东方周刊》在港采访和多个场合接触中对曾荫权的最深印象。
曾荫权生于1944年10月,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回龙新基村。作为一个警察的长子,他难以忘怀没裤子穿、一家8口住在警察宿舍的童年。
他曾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自幼被严父管教,时常被“条炖猪肉”:买错了隔夜的面包要打,买错了发馊的豆腐也要打,可能因此养成了处事谨慎、坚毅刻苦的性格。
由于幼年的经历,曾荫权一向相信努力会有回报。他曾对媒体忆述,在中四那年,由于中文不合格,被从B班降到D班,他视之为“奇耻大辱”,于是奋发图强,于中五时再升回A班。
1964年,20岁的曾荫权预科毕业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他本人的兴趣在机电工程,加上自己是家中长子,于是决定先工作挣钱帮父亲供养5个兄弟姐妹。他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现时以生产“伟哥”闻名的辉瑞制药当推销员,半年后投考港英政府的行政官没有如愿,之后再次尝试,终于在1967年1月考入港英政府工作。
尽管没有大学文凭,但他却靠勤力刻苦在公务员队伍中得以快速升迁。两年后他升任二级行政官,4年后成功转职政务官。1981年,港英政府送他到哈佛大学攻读公共行政硕士学位,以9A的成绩出色毕业。
学成归来,他很快成为当时布政司霍德的左右手。之后他在港英政府长期负责财经事务,1993年5月任库务司,两年后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财政司。香港回归后,他在特区政府继续执掌财政大权,2001年2月被国务院任命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政务司司长。2002年6月起任香港特区第二届政府政务司司长。
曾荫权最为人熟知的,是香港回归之初面对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力主特区政府入市阻击“大鳄”。当时有人批评此举违反香港市场经济一贯的做法,为日后开了一个“坏先例”。
不过事后的大量事实证明,若非政府入市,香港的经济将会被进一步拖垮。
据当时采访过他的香港记者说,那阵子他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武士杀死类似鳄鱼的动物的雕像,他直称这鳄鱼就是“索罗斯”。
2002年曾荫权因“多年来竭诚服务香港,成绩超卓”荣获大紫荆勋章。
曾荫权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人鲍笑薇是澳门历史悠久的“元记饼家”家族之幼女,早年到香港读书时两人相识,1969年结婚,育有两子。2004年8月,曾荫权夫妇带着儿子专赴山东省嘉祥县,冒着大雨到曾庙和曾林祭祀先祖曾子。
曾荫权夫妇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一起到教堂祈祷,经常一同散步谈天,每逢假日,夫妇俩常拖手到湾仔街市买菜,去餐馆就餐。
曾与他开过闭门会议的立法会议员透露,曾荫权为人执著,发火时拍过桌子,不过怒气过后就会握手言和。曾荫权对记者说过,最感激太太为他打点家务,以及容忍他“发脾气”。
在香港政界,曾荫权心直口快是有名的,有人形容他“语不惊人誓不休”。在一个公开场合,他忆起1998年击退国际炒家的往事,竟脱口而出,说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一旦脱钩,“犹如失了处女之身,一次贬值后,以后就什么都可以做”,令听者大吃一惊。
曾荫权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2001年香港一家周刊访问他的一名前任厨师,内容提及曾的私生活。曾荫权认为该文章内容完全失实,就自付律师费用,向该刊发出律师信,指出有关报道涉及诽谤成分,最后以该周刊被迫刊登整版道歉启事而告终,创下了香港首位高官就诽谤向传媒采取法律行动的记录。
未来香港预期
――专访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梦熊
“希望曾先生就任后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这也是他对香港、对全中国最大的贡献”
曾荫权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自动当选特首,被香港报章称为“人心思治,众望所归”。
6月17日,《?望东方周刊》记者就香港的未来方向,采访了有“中国期货教父”之称的京华山一国际(香港)首席顾问刘梦熊。
曾荫权正适其时
《?望东方周刊》:选举之前,香港大学民调显示,曾荫权支持率达七成八,压倒性超过另两名有意参选特首的立法会议员李永达(3%)及詹培忠(少于1%),曾荫权何以能赢得这样高的民意支持率?
刘梦熊:从深层来次分析曾荫权当选,是香港“人心思治”,这才是真正原因。
而曾荫权以其台阶式晋升的38年公务员经验,给人尽职、务实的感觉;以1998年抗击国际金融大鳄力挽港元港股港资于既倒的果敢,给人敢于承担、有魄力的印象;以其SARS疫症期间,以政务司司长之尊甘于主持全城清洁工作的涵养,表现出其“能伸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香港人比较来比较去,就是他了!一句话:当前香港需要曾荫权!
当然,最难得的是中央高瞻远瞩、豁达大度、打破传统、求真务实的理念也起了巨大作用。
《?望东方周刊》:也有一种说法:曾荫权没有遇上更强大的对手,是他能自动当选的原因,是否如此?
刘梦熊:从技术层面看,也可以这样说。尽管一个多月前有报道称,调查显示,在603名受访市民中,超过九成受访者期望会有更多人竞逐特首,有意参选的李永达等人与曾荫权相比,无论在港人支持、公务员拥戴、中央信任等方面还是个人对香港政经大局的管治能力方面与曾荫权相比,都有差距。
而吴光正、唐英年、李国章、冯国经、梁振英等够资格的热门人选,以他们成熟的经验,理性的思考,从香港整体利益的大局出发,不但不去参加竞选,而且都心悦诚服地纷起表态“挺曾”,因此,曾荫权自动当选局结已是必然。
上海比香港差距还较大
《?望东方周刊》:曾荫权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如何?
刘梦熊:目前内地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回归之后,因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上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以及香港产业空洞化,形成结构性的失业。加上特区政府政策的原因和房地产市场的低沉,香港一段时间可以用进退维谷来形容。
中央政府挺港,给香港的酒店业、零售业带来新的动力。2004年,香港人的消费信心恢复。目前香港的楼市和房价在复苏,有些甚至超越了1997年的高峰期。股市也回到14000点左右。这些表现令人鼓舞。正是有此背景,董先生才可以安然辞职。
《?望东方周刊》:香港的优势能为内地贡献什么?
刘梦熊: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对内地企业的投融资作用。内地更多企业认识到靠银行维持公司资金量是危险的,要进行资本运作。目前大陆股市低迷,曾先生如果能加快香港股市对内地企业的开放,把握好这个分寸,内地会有更多企业来香港上市,香港的金融市场会更活跃,同时也会给服务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也会带动就业。
另外,中国是世界加工厂,但很多资源需要进口,这个量很大,但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这样,香港与国际接轨的特点就可以发挥出来,可能给内地企业规避风险。
《?望东方周刊》:那么香港对内地企业到港上市持什么态度呢?
刘梦熊:香港人对内地企业上市反应热烈。这和交通银行接纳汇丰银行作为参股股东有关。内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国际的商业银行比起来,没有那么完善和规范,而引入汇丰银行,给股民带来了信心。上到香港进行上市,也是扩展自己的品牌,同时也使香港现代企业管理注入内地企业。
《?望东方周刊》:很多时候,人们爱用香港和上海做比较,说香港地位相对下降,你怎么看?
刘梦熊:大家经常做这个比较,而这种比较往往是硬件的比较,而非软件的比较,事实上,香港的地位是上海难以替代的。因为香港位居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位于亚太中心,是自由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点,是金融中心,港币是国际性货币。而在上海,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
此外,上海的市场经济地位还要争取国际的认可,而香港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获得国际的高度认同,市场经济法治也相当完备。香港还有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有优质成熟有操守的公务员队伍。而这些,上海还有差距。
相信曾有其历史责任感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曾荫权任职后会有大的动作吗?
刘梦熊:曾荫权就任特首以后,由于任期只有两年时间,不可能有太大的动作,在政策上的大改革也不太可能,由于他是一个公务员出身,他和中央的关系没有太深的历史渊源。当然,恰恰因此他会争取中央的支持,而CEPA的平台是最现实的,只要在这个基础上,香港更多行业才会受益,香港经济才会盘活。
今年9月,香港的迪士尼乐园会开业。会争取内地更多的人来香港旅游。去年,香港旅游业在世界排名第七,今后,香港在世界的排名会更高,香港的旅游业会达到高峰,这些都是好事。
《?望东方周刊》:今后香港还能为中国和平发展贡献什么?
刘梦熊:香港可以继续为内地集资、引资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曾荫权出任特首后,香港可以继续发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点,为内地改革开放贡献其作用。
香港还可以为内地依法治国提供借鉴,香港有160多年的法治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有为数众多的资深律师,内地很多人有事就会去上访,而港人有事找律师,这就是差别。在法治目标建立方面,港人可以起到这样一个现身说法的作用。
曾先生治理下的香港还可以当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公关使者。中国改革开放成功,与此同时,国际上敌对势力宣扬“中国威胁论”,一些国家以技术壁垒来遏止中国崛起。而港商则亲自体会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体会到中国13亿人口发展到这种程度的不容易。香港许多富人与外国政要以及经济界人物打交道时都可以现身说法。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官方宣传起不到的作用。
《?望东方周刊》:你对曾先生有何期许?
刘梦熊:希望曾先生就任后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这也是他对香港、对全中国最大的贡献。香港是东方之珠,是香港人的香港,但也是全中国人的香港。希望他和全体港人齐心合力,实现经济转型,使香港更加繁荣,我相信,他会有这方面的历史使命感。
责编: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