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就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相关部门给出了权威解答。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多种病原体均可能导致呼吸道传染病。那么,针对目前我国是否出现了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作了介绍。
流感是引起当前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就诊的主要疾病。人偏肺病毒并不是新病毒,已至少伴随了人类几十年,由于检测手段的发展,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渐多。目前,人偏肺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阳性率出现下降,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
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4岁年龄组中呈波动上升趋势,鼻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儿童同时感染多种病原常见吗?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基本上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专家在12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在多种病原同时流行时,儿童感染多种病原的情况并不常见。多数情况下,孩子还是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只有一些病情比较重或者病程比较长、或者存在基础疾病的孩子,才容易出现多种病原同时感染的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介绍,虽然孩子出现多种病原感染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是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感冒好了之后,很快没几天又出现发热,或者感冒好转之后病情再次加重,这主要是先后可能感染两种不同的病原。比如,一开始可能感染了鼻病毒或者其他病原,之后又感染流感病毒或者支原体等一些不同的病原。这个时候,孩子应该更要注意防护。虽然感冒好转,抵抗力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应该加强孩子的防护,预防出现新的感染。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产量是否充足?
目前,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产量是否充足?供应是否正常?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进行了重点监测调度,并组织企业做好生产供应和动态调配,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介绍,玛巴洛沙韦是一款进口药品,分为片剂和干混悬剂两个剂型,干混悬剂主要是针对吞咽困难儿童,是一种补充剂型。目前,玛巴洛沙韦总体库存充足。其中,片剂玛巴洛沙韦在线上和医疗机构购买渠道畅通;干混悬剂玛巴洛沙韦对医疗机构保持常态化供应,正在组织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大投放规模。与玛巴洛沙韦类似的药物还有磷酸奥司他韦,在往年流感季曾出现过抢购现象。根据调研和监测情况,磷酸奥司他韦产能产量充足。
磷酸奥司他韦原研药和仿制药有何区别?
磷酸奥司他韦目前市场上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它们有什么区别?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做了解读。
原研药和仿制药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逐渐形成的独有概念,按照药品研发上市先后次序,首个上市的原创研究新药被业界称为原研药,待该产品的专利过期或得到专利授权后,其他生产企业参照原研药相关标准生产的被称为仿制药。
王孝洋介绍,2015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将仿制药由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并从2016年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评价标准也进一步明确,原则上要采用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具体到磷酸奥司他韦,2019年2月,我国首个国产磷酸奥司他韦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0个品规的磷酸奥司他韦通用名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大家可以遵医嘱,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选择使用相关药品。
抗流感药物是否可自行服用?
抗流感药物是否可自行服用?专家在发布会上介绍,抗流感药物是处方药,不建议自己使用。如果怀疑得了流感,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助于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
儿童呼吸道感染应该如何用药?
此外,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应该如何用药的问题,专家也进行了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表示,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还是病毒感染,绝大多数呼吸道病毒是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这时候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儿童常用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热药、祛痰药,以及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儿童退热药主要推荐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另外,特别强调的是,儿童应慎用镇咳药,除非孩子出现剧烈的干咳,影响孩子的睡眠、休息的时候,这时候才可以短时间使用镇咳药。使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一旦出现有痰的咳嗽,这时候要及时停用镇咳药,换用祛痰药。另外,在儿童用药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药安全。比如,用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事项、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症,以及是不是可以和食物同时服用等问题。
在儿童用药时,还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的准确,因为儿童的用药剂量往往是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出来,不能过量给药。医生在临床上看到,有些孩子因为高热不退,家长着急,就给孩子增大剂量服用退热药,增加剂量以后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一定不能给孩子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随意增加药物给药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