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2024年宁波市共开展1026堂科普课,惠及青少年16万余人次,而且堂堂课都吸睛。有记者深入学校课堂,观摩了一场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秀”,新奇的实验器材、俏皮的讲解风格,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甚至为了让老师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有些小朋友在课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旋风般地冲进教室,抢占了第一排的最佳位置,腰杆挺得笔直。
孩子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如此有吸引力的科学课,得益于“青少年科惠百校专项行动”的设计与推动。2024年3月,宁波市“青少年科惠百校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宁波市科协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推进科学家进校园,邀请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学校为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分享科学趣事、讲述科研故事;推动科学实践课程和特色科普活动进校园。
正是在专项行动推进下,孩子们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科学课。这样的科学课之所以被孩子们追捧,关键在于把科学知识蕴藏于科学实验,让孩子看得见科学。就像记者在学校课堂里所看到的,当老师按下实验按钮,随着一股股面粉喷向蜡烛,一团火焰在实验箱中猛地腾起,空气中飘浮着面粉灼烧后的甜香。神奇的实验效果,像在孩子们中间绽放了一个璀璨的烟花,惊起一片欢呼声。教师不是先给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而是将科学知识有机融入了科学实验之中,化为了孩子们能够看见的实验现象,这样科学知识就具象化了、活化了。
“谁能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有机会亲手做实验。”当老师把课堂变为一个充满未知与奇迹的世界后,回答正确就可以来做实验,一方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掌握基本知识后去操作实验会更有效的基本要求。
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程的灵魂,是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显得乏味、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记者看到的科学实验是经过游戏化设计的实验,这种方式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感到好奇,在参与实验中获得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因而能够不断与科学实验碰撞出火花,逐渐变成一个个玩出来的“小科学家”。
当然,科学课不是一味地通过绚丽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孩子,要在实验设计中允许孩子设计自己个性化的科学探索过程,来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科学课还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提供真实的科学探索情境,引出孩子们要进行研究的任务,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通过任务中科学问题的逐一分析和解决,提升科学素养。这样的科学课才会让孩子们听不够、听不厌。
(作者:郭蒙蒙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