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典籍文字中,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12月28日),我们走进国家图书馆“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去感受古籍里的风雅志趣和千年文脉。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史记》《四书章句集注》《天工开物》等多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经典典籍正在展出。这是有着“五经”之称的《易》《书》《诗》《礼》《春秋》经典文献。这是宋代编撰的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文章重要选本《三苏先生文粹》。《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为其作注本,提出“割圆术”,科学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称为“徽率”,奠定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这册《山海经》是宋代刻本,也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版本,这一页记录着上古时代精卫衔木石填海的传说。在这册《庄子》的首篇《逍遥游》里,能看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经典名句。这是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宋刻本,共计二百九十四卷,是存世最早且最完整的版本。这是我国古诗源头之一的《楚辞》,刊刻于南宋年间,是海内外孤本。
文脉赓续,藏用并举。
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遴选自先秦起,包含哲学、文学、科技等多领域的重要典籍100部,以典籍普及读本深入浅出解读经典。截至2024年8月,项目已编纂出版图书共80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截至目前,国家图书馆通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山海经》知识库等多个古籍数据库,降低古籍阅读门槛,让读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多家古籍收藏单位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等数据库平台,携手向社会和公众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13.9万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