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发布,为我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终结结核病目标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12月8日,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主动筛查、技术创新和防控路径展开深入讨论,为结核病防治提出新思路。
从因症就诊到主动筛查
“结核病50%—70%的传播发生在诊断之前,如果能强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患者并给予及时规范治疗,就能够大大提高发现比例,控制住传染源,减少传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说。
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74.1万例,新发耐药结核病患者2.9万例,在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名第三。尽管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稳步下降趋势,但距离终结流行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新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毒感染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力度,并在医疗机构推广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新技术。
然而,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仍以因症就诊为主。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间,我国肺结核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就诊的中位延迟时间为29天,而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就诊超过14天的患者延迟率约为6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副主任张慧指出,“这一时间差使结核病的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补充,大约82%的结核病患者没有持续性咳嗽,62.5%的患者甚至无咳嗽症状,导致诊断延迟和漏诊现象普遍。
陈仲丹提供的数据表明,2023年全球结核病估计发病人数与报告数之间存在260万的巨大差距。在中国,2019—2022年期间,这一缺口也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有所缩小,但仍有近20万病例未被发现或报告。“主动筛查是缩小这一缺口的关键。”陈仲丹总结道。
主动筛查实践成效显著
我国多个地区的主动筛查实践表明,这一措施对防控结核病至关重要。张慧分享,新疆自2018年起依托当地实施的全民健康体检对15岁以上人群开展胸片筛查,目前主动发现患者比例占当地新发现病例的30%以上,而全国这一数据仅为3%—5%。云南等疫情负担较高的地区通过主动筛查等综合措施,其疫情较2005年下降了30%以上。
主动筛查是否成本过高?陈仲丹引用世卫组织的数据指出,在巴西、格鲁吉亚、肯尼亚和南非四国的研究表明,扩大筛查的经济回报显著,适度的投资能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收益,数据显示,每投资1美元可带来4至39美元的收益。这不仅从健康角度挽救了生命,也在经济上体现了高效益。
技术创新为防控赋能
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主动筛查的可行性。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桓世彤提到,基于舌拭子的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痰标本诊断,成本大幅下降,同时扩大了适用人群范围,无论被检测者是否有痰,都可以进行检测无论被检测者是否有痰,都可以进行检测。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筛查中逐渐普及,可辅助影像判读并划定高风险区域,可显著提升筛查的效率与效益。
主动筛查与预防性治疗双管齐下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结核病系统性筛查与预防性治疗的整合干预。所谓预防性治疗(TPT),是指向被认为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TBI)并有结核病发病风险的个体,按预定的疗程服用一种或多种结核病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这种风险。预防性治疗(TPT)旨在减少潜伏感染者的发病风险,与主动筛查的高风险人群高度重合。陈仲丹指出,“两者结合将显著提高结核病防控的效果。”
资金保障是关键问题之一。赵雁林表示,国家中央转移支付已覆盖主动筛查经费,而预防性治疗药物虽已纳入医保目录,但其对象是尚未发病者,还不处于疾病状态,需要与医保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协商获得支持。他同时指出,地方财政也在积极探索给予结核病患者心理、营养和交通补贴等支持,以提升患者治疗依存性,进而提高治愈率。
终结结核病目标可期
“结核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防治既有社会性,也需专业性,所以我们需要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动员,科学防治。”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拥有完善的防控体系与社会动员能力,只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资金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定能实现。(实习记者 陈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