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福建省东山县是一个“一穷二白”的海岛,岛上一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刮6级以上的大风,森林覆盖率仅有0.12%,看不见一点绿色,只有沙尘遮天蔽日。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14年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了一座东海“绿洲”。
在东山岛的赤山林场旁,谷文昌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馆内展陈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谷文昌带领东山群众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环境、改变落后面貌的动人情景和不凡历程。这把锄头就是当年谷文昌治沙植树时专用的工具。
福建谷文昌干部学院特约研究员吴玉辉介绍,谷文昌有个习惯,下乡的时候都要在自行车上绑着这把锄头,一发现树苗被牲口踩倒了,就用这把锄头把树苗扶正,为树苗培土。谷文昌说,要种活一棵树苗不容易,要教育好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仅要种好树,还要管好树、护好树。
1958年,谷文昌带领东山群众在试种木麻黄时,一场倒春寒袭来,大片木麻黄几乎枯死,只有9株存活下来。
谷文昌身边工作人员朱财茂介绍,20万株都死了。就在谷文昌伤心这片树怎么栽不活的时候,进来一个工作人员给他报告说,在白埕村那边发现活了9棵木麻黄。他一听到这9棵高兴地跳起来,他说,那好,有9棵,就会活有900棵、9000棵、9万棵,就可以绿化全东山。
在谷文昌纪念馆展厅里,有这样一段话震撼人心:“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自然条件再差,也要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谷文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历经无数次实验和探索,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制定出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木麻黄也终于试种成功,并在全县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
从1958年到1964年,东山县共造林8.2万亩,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海岸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谷文昌纪念馆馆长张冬玲介绍,谷文昌同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扎根东山14年,一心为民,带领东山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改变了落后面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东山是个海岛县,为了解决岛上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问题,谷文昌又带领群众兴修水利。修建了红旗水库等22座水库和705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有许多至今仍在使用。在了解到全县没有一处停靠渔船的避风港后,谷文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铜陵镇建起了面积达6.6万平方米的避风港。
正在舞台上上演的,是由当地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戏剧《家风》,用古老的弦音奏响时代的新曲。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朱清辉介绍,通过几个真实的小故事,展现了谷文昌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改变东山面貌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他廉洁持家的谷氏家风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60多年前,位于东山县铜陵镇的南门湾一遭遇台风,岸边的居民就被巨浪折磨得苦不堪言。如今,这里早已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南门湾也被当地人骄傲地称为NO.1,而这里的南门海堤也正是谷文昌当年亲自主持修筑的。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居民方柏泉表示,谷书记这种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感动了本地的所有百姓,让他们形成了一个风俗,叫作“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现在东山岛环境越来越好,来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他2015年回到家乡,投身文旅产业,也是希望学习谷书记的精神,为家乡作出一点贡献,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是东山人民对谷文昌最深切的怀念。“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如今的东山,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东山的人民,生活幸福富足,就是共产党人谷文昌给出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