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深秋时节的云南普洱,有了丝丝凉意,但依然生机勃勃。走进思茅区龙潭乡,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桤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桤木根系发达,是理想的生态防护林和混交林树种。目前,龙潭乡共种植桤木779亩,对当地的生态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据介绍,龙潭乡大部分属喀斯特地貌区。从前这里少有森林,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2009年,当地开始种植桤木后,树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空气质量也有提升。
据了解,龙潭乡桤木种植是思茅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人工造林项目。该工程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中长远计划。目前,该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对天然林资源进行培育和发展、对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思茅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森林管护面积90余万亩,工程二期森林管护面积57万余亩。通过实施工程,全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思茅区万掌山林场,漫山的思茅松正在茁壮成长。思茅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材、脂两用乡土树种,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经过几代林木育种人的努力,思茅松已成为普洱市的绿色经济排头兵,推动着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部分思茅松种子曾在2006年和2012年分别搭乘“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两度到达太空。经历宇宙漫游后,这些种子重返地球,并在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落户于思茅区万掌山林场。万掌山林场种植有2006年“太空思茅松”603株、2012年“太空思茅松”5500株。这些“太空思茅松”长势良好。
此外,掌山林场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持续开展思茅松研究,进行了思茅松的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累计营造人工林8万余亩1000多万株,当年成活率均在96%以上,三年保存率在9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思茅松的造林成活率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近年来,思茅区积极探索实践绿色发展道路,建成云南省首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林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林草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截至目前,思茅区共有林地面积476.25万亩,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81.89%,森林面积439.05万亩,森林覆盖率75.5%,森林蓄积量2629万立方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报道员 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