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随着“康妮”逐渐远离,华东一带的降雨基本结束。11月3日起,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到下周强冷空气将直达华南,大部地区气温将从偏高转为偏低,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等局地降幅可达12℃。
新一轮冷空气将至 今冬气温走势如何?
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秋冬季,我国较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呢?来看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据了解,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也就是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的现象,它的出现常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拉尼娜如何影响冬季气温仍有待观察
那么,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其实,“拉尼娜”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冷冬。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也起到重要作用。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有待观察。
多年期拉尼娜连续发生频率可能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
我国前三季度降水量偏多 影响几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平均降水量633.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5%。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波动?来看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的分析。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400毫米的等雨量线作为一个气候的分界线,因为在气候上是经常用雨量分布来划分气候区域的,特别是400毫米等雨量线,它是从大兴安岭的西坡一直向西南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分布的。在它的左右两边,应该说正好是一边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所以它是一个半湿润的气候区,然后在它的西北部,因为很少受到季风气候影响,甚至于完全不受季风的影响,所以它是一个半干旱的气候区。
降水日少雨量不变 极端降水频率或增加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对于这条分布线来讲,最近70年有没有变化呢?其实每年这个降水的分布线是有不同的变化,忽南忽北的变化,但是从总体来看,整个的趋势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对于现在全球变暖以后,分布线或者说400毫米的雨量分布线到底有没有影响?从最新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看,其实我们国家整个平均的年降水量是在呈增长的趋势,是每10年增加差不多5毫米左右,但是我们要注意,整个的降水日数又是在减少,差不多每10年是减少了2.1天。降水日少,可是平均雨量没有变,就说明了暴雨日数或者雨强在增大。所以这一些是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随着气候变暖,可能是极端的降水的次数或者频率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