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鸟云集点缀绝美秋日画卷 鹤乡变迁勾勒美丽中国建设时代图景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0月23日 18:20:21
央视网 | 2024年10月23日 18:20:2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为了全面加强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和修复工作,2024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编制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年—2030年)》正式发布。

  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将90%的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纳入有效保护范围,80%以上的候鸟种类得到有效监测等目标。

  根据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全国可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等7个地理区,筛选了821处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通过全面强化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对我国4条候鸟迁飞通道的整体协同保护。

  辽河口湿地:红滩映白羽 南迁正当时

  眼下,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口湿地,陆续迎来向南方迁徙的候鸟。一拨拨飞来的候鸟,让深秋的红海滩上充满了勃勃生机。

  气温下降 大批南迁候鸟陆续到达辽河口

  深秋的辽河口湿地大体呈现三种颜色:水的青碧色,芦苇荡的黄绿色和这里遍布碱蓬草的海滩上的红色,红海滩几乎成为了秋季中辽河口湿地的代名词。总面积8万公顷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持了芦苇沼泽、海洋河流、滩涂湿地等多样化的典型地貌环境,有丰富多样的鱼虾、昆虫、水生植物等本地生物资源。

  每年秋天,环境优良、食物丰美的辽河口湿地都是北方候鸟南迁途中重要的中转驿站,它们短则呆上几天,长则栖息近一个月,在这里停歇觅食,为接下来飞往遥远的南方越冬地补充体能。

  附近水面上,有一大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和鸬鹚,黑白颜色鲜明的它们或站在水边,或浮于水上休息觅食。小家伙们都是捕鱼高手,特别是周身乌黑的鸬鹚,因擅长捕鱼被称作鱼鹰。它们大约是在10月初开始,陆续南迁来到辽河口的,现在数量已经达到万余只。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俯冲掠过水面,入海口的湿地孕育了大量鱼类、虾蟹和贝类,这里正是鸬鹚大快朵颐补充体能的好去处。在保护区的沼泽、滩涂、水面上还有体型更大些的绿头鸭、斑嘴鸭,还有鸿雁、豆雁。在10月中下旬,迁徙来的雁鸭现在是辽河口湿地的主角,数量达到了几万只。

  103只人工繁育野化丹顶鹤被放归自然

  在红海滩和芦苇荡之间,镜头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的身影。体态修长、身姿优美的丹顶鹤在湿地间或是散步觅食,或是起飞盘旋,与辽河口湿地的红滩绿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但与刚刚看到的鸬鹚、白鹭、雁鸭不同,这些丹顶鹤并不是刚刚迁徙而来的,而是在10天前刚刚放归自然的。10月12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野化基地,103只经过人工繁育并野化的丹顶鹤被放归自然。

  辽河口湿地已成为丹顶鹤最北越冬地

  盘锦的辽河口湿地是珍稀鸟类丹顶鹤东部种群每年春秋两季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也是该种群最集中的集散地和最北越冬地。为了保护和壮大丹顶鹤种群数量,2012年保护区开始建立了丹顶鹤种源繁育基地,从2016年人工繁育第一只至今,这里已经成功繁育了共计442只丹顶鹤。

  同时,从2021年开始,保护区积极开展丹顶鹤的野化工作。截至目前,在盘锦共有243只人工繁育并野化的丹顶鹤回归自然,弥补了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不足。人们都很关心放归后的丹顶鹤能否真正适应自然环境,保护区也在持续利用环志、卫星定位追踪等科研手段进行监测研究,2022年监测到有7对在野外繁殖,并成功繁育后代9只。2023年监测到丹顶鹤筑巢17处,出雏成活15只。这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种群扩大具有重大的意义。

  刚刚放归自然的这些丹顶鹤,接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将在辽河口湿地迎来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同类。它们将会很快融入种群,有的跟随大部队开始出生后的第一次迁徙,飞往南方的越冬地。也有的会和新伙伴留在盘锦、留在辽河口度过冬季。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辽河口湿地丹顶鹤越冬种群由2014年的5只,增加到2023年的112只,盘锦已成为继江苏盐城和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之后的丹顶鹤大陆种群第三大自然越冬地。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气温逐渐走低,加快了更多候鸟南迁的脚步,辽河口湿地也将在深秋时节焕发出更多的勃勃生机。

  辽河口湿地:镜头中的鹤乡变迁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正是基于丹顶鹤繁殖种群的发现而规划建设的。从1985年的市级保护区发展到现在的国家级保护区,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一位连续二十多年来这里拍摄的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了辽河口湿地,这个丹顶鹤之乡的变迁。

  10月下旬,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师边缘正在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起记录、观察丹顶鹤种群的活动。从1998年第一次来到盘锦,这已经是他连续第26年在辽河口湿地拍摄丹顶鹤。

  不仅分布区域扩大了,迁徙季期间,镜头中的丹顶鹤种群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丹顶鹤是全球现存的15种鹤中仅分布于东北亚的一种,分布范围涉及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地。盘锦的辽河口湿地是丹顶鹤大陆种群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是该种群最集中的集散地。

  丹顶鹤以及其它候鸟数量在辽河口湿地不断增加,得益于这里环境逐年向好,背后离不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努力。这其中,作为历史悠久的石油之城,从2018年以来当地大力推进“退井还湿”工作。

  目前,在辽河口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800余口油水井和部分井站井场的设备设施已实现关停退出。人类将湿地交还给自然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把辽河口作为它们迁徙途中的最佳驿站。目前,辽河口记录有鸟类32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

  万千候鸟云集图牧吉 准备集结南迁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与辽宁辽河口同属于我国动物地理区划的东北区。深秋,南迁的候鸟也会选择在这里停歇觅食,为即将开始的南迁做准备。

  候鸟集结 南迁即将开启

  内蒙古兴安盟境内的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的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候鸟会在这里集结,它们将在这里进行短暂的停留和休整,为下一段长途跋涉做准备。

  附近的湖面上停留着大量的候鸟,经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确认,这些白色的候鸟就是世界濒危候鸟——白鹤,数量大约在100只左右,这对于濒危物种白鹤而言,算的上是一个大集群。它们正在湖面上悠闲觅食,梳理着羽毛,非常惬意。

  这是清晨的图牧吉,此时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但湖面上却早已热闹起来了。万千候鸟云集,展翅飞翔,清脆的鸟鸣成为金秋草原上一首悦耳动听的晨曲。

  到了白天,阳光明媚、蓝天碧水,金黄色的芦苇,远处是群鸟振翅齐飞,近处是白鹤、天鹅等各种候鸟在水中结伴觅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

  保护区河湖众多水草丰茂 为候鸟提供充足补给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这里是大兴安岭林地与松嫩平原以及内蒙古草原三者的过渡地区。这里河湖众多、水草丰茂,为迁徙候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每年从这里过往的迁徙候鸟多达20万只,种类更是超过了300多种,这其中就有白鹤、灰鹤、蓑羽鹤等这些国家珍稀鸟类。除此之外,这里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的繁衍地,所以图牧吉也有着中国大鸨之乡的美誉。

  生态补水全面禁牧 保护候鸟家园

  过去,由于受到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湿地,出现了缺水萎缩的情况。为改善生态环境,2017年,当地投资实施引绰济图工程,将内蒙古第二大河流绰尔河的水,引流到图牧吉,每年生态补水量达到2400万立方米。通过持续的生态补水,目前,保护区内水域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水域都是20—30厘米深的浅水,特别适合候鸟的栖息觅食。

  这些年,当地还实施了全面禁牧 、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草原植被高度从过去的70%提升到了75%,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让候鸟们光临此地。2024年春季,保护区内监测到的白鹤种群数量达到3880只,大鸨数量从过去的206只增加到现在的270只。

  寒潮降温 候鸟南迁脚步加快

  受到近期冷空气的影响,这几天,图牧吉的气温大范围下降,这也意味着候鸟又要踏上新的迁徙之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对保护区加强了巡护,对违法盗猎和不文明观鸟进行打击和制止。大家共同努力,让候鸟们能够安心中转、停留、平安抵达它们的越冬地。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万鸟云集点缀绝美秋日画卷 鹤乡变迁勾勒美丽中国建设时代图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