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扬州通草花是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做叶子、传干子、栽盆、装镜框(挂屏产品)、整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特色工艺品。通草花叫花非花,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被称为“不谢之花”。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出生的女孩王蕴玉是这项非遗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菊披盛装。王蕴玉设计了一系列应景的秋季通草花文创产品,每一件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王蕴玉11岁开始接触通草花,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通草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春富。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桂花耳环、桂花胸针、菊花摆件……每一件作品都别出心裁,这位95后姑娘凭借一双巧手让古老的通草花更“潮”了。
扬州工艺花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植根尤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通草花十分偏爱。制花所用的通草纸有丝绒般的质感,松软且富有弹性,润湿后可随意塑形上彩,制成花卉。王蕴玉介绍,使用到的通草纸是一种中药材,可以稍微听一下它的声音,包括边角料裁下来的。“听,是脆的,它是一种脆的材料,但它有个特点是遇水软化,所以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把它放进湿毛巾内,让它进行软化。”
取材、塑形、上色、造型,洁白的通草纸在王蕴玉的手中灵巧蜕变,幻化成美丽多姿的花团。与真花一样,通草花美丽且脆弱,在日常佩戴中,如何将饰品做得精致且耐用,这成了王蕴玉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王蕴玉说:“如果我们侧着看,其实可以看到是有点微光的,我在表面加了一层胶,贴合形状之后,再增加了一层覆膜,让亮光的东西变成哑光,也就保留了一些通草植物的纹理。我希望我们的东西在日常使用中不需要特别去小心注意,在保留通草花特点的同时,也拥有一些美丽且实用的特性,这就是我目前一直在攻克的难题,我希望它保留美,但也要实用。”与其他仿生花相比,通草花具有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艺术特色,它的每一道工序看似简单,却对手艺人的手眼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王蕴玉的手中,经过捏、捻、搓的手法,一片仿真度极高的菊花花瓣快速成型。王蕴玉说,制作花瓣全靠双手的手感,去将通草揉捏、塑形再组合,这个东西就是靠练、纯靠练。她小的时候跟着师父去学,大概有半年多都在练做花瓣。
一朵巴掌大的菊花就有上百片花瓣,每一片都是手工捏制而成,不能有一丝褶皱,再粘花上色。王蕴玉介绍,制作时可谓步步“精”心,同时也步步“惊”心。粘花瓣有个最高点和最低点,花瓣的参差怎样做得乱而不杂,有条理且好看。这除了日常观察以外,还要锻炼自己的审美。
通草花制作较为费时,还要求手艺人在剪纸、绘画、构图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王蕴玉跟随师父戴春富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艺10余年,收获满满。
因技艺繁难,通草花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较少,但王蕴玉坚持下来了。如今,王蕴玉经营着自己的非遗工作室。她注重创新,并善用网络分享花卉制作教程。业余时间,王蕴玉还将非遗课堂带到社区,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推广通草花。
教手工、拍视频、做文创,关于通草花的一切,王蕴玉都付出全部的热情。通草花开,见证了热爱与坚持。贴合时代,迎合年轻人的喜好,王蕴玉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感知非遗的魅力。(报道员 郑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