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之下,老油田持续焕发新活力,同时,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庆油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油气合作,2001年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第一部钻机走出国门,实现了“铁人”王进喜“把井打到国外去”的愿望。历经20多年,海外项目共动用34支队伍,累计钻井3000余口。“铁人”队伍先后进入了委内瑞拉、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不仅有大庆油田,还集聚着中国一重、中车齐车、哈电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如今,黑龙江正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破旧立新、高质量发展。
天空蔚蓝,微风轻拂,数十座风力发电机高耸入云,这里是中国一重集团今年4月并网发电的30万千瓦风电场。
中国一重1954年成立,一直担负着“国之重器”的制造任务。但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出现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共性瓶颈。盈利水平下降、产品结构单一、领域过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盈利能力稳定的新产业,才能带来重大转机。
如何因地制宜,成为待解难题。2021年,企业把目光聚焦在当地的风能资源上。
一重上电(齐齐哈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段海成表示,齐齐哈尔的风资源非常丰富,风场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因为有风就能发电,发电就能创造效益。
虽然效益稳定,但这对于传统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赛道。
一重上电(齐齐哈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兆阳称,新赛道竞争,压力还是有的。发展风电对于一重来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开发运维来说,连一个专业性人才都没有。
人才紧缺那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老国企面对新开辟的赛道开始重新布局,面向全球招贤纳士。
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司忠泉介绍,2022年初,一重发布了招聘公告,通过职业经理人带动其他人才引进,整个人才梯队慢慢地建立起来。
徐戈就是在这次赛道切换中引进的高级专业人才,负责风电叶片的制造,研发设计更长的叶片,获得更大的扫风面积,降低风机的制造成本。
像徐戈这样的专业人才,一重还吸引了47人加入。人才有了,资源整合也在进行。在黑龙江省支持下,一重牵头组建黑龙江省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构建风电全产业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阐释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中国一重在厚植传统装备制造优势的基础上,打通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以绿生金、与风借力,先后打造东北、西北两大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现在,这里正以每3天完成一支碳纤维叶片的速度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今年1—7月,一重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创造收入2亿余元。
当“共和国长子”、传统老工业基地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也能破旧立新,让“鹤城”齐齐哈尔有了在新赛道翩翩起舞的底气。这就犹如“大象学会了跳街舞”,当然活力四射、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