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厚植全面振兴生态底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辽宁实践。为了今天的绿水青山,辽宁人一代接着一代干。在辽宁彰武,几代人用七十多年的接力,在沙海中写下了绿色传奇。
穿越到的是70多年前的辽宁省彰武县,这里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县沙化土地面积占比高达90%,森林覆盖率仅有2.9%,全年风沙天气超过了200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几经辗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红花尔基找到了具有抗寒耐旱、抗风沙能力的樟子松。从黄沙漫天到绿水青山,彰武人用70多年的时间,为中国科学防沙治沙交出了一份“彰武方案”。
当时能移栽到地里的樟子松只有这棵小苗这么大,生长了2年的时间,高度20厘米左右,胸径不足1厘米。然而就是这样一棵棵小苗,成为了这片沙海的希望。70多年后的今天,这片松林当中最高的樟子松已经长到了将近20米的高度,胸径超过了40厘米。而此刻我们看到的满眼青绿,就是中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
如今,樟子松已成为我国“三北”工程的核心树种,带动各地区固沙造林超千万亩,而彰武的造林经验也从辽宁走向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彰武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真正实现了“人进沙退、绿进沙退”。
这是一张拍摄于6年前的照片,同样的位置,如今已经变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美景。初秋时节,穿行于德力格尔草原,满眼都是美景。绿树成荫、碧水和蓝天相接,满山绿意呼唤着远方的客人。2018年,彰武县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工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昔日荒漠沙海,华丽转身国家级旅游景区。
曾经黄沙漫天的地方,如今已经绿草为毯,这里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喜爱的露营地,景区年均接待游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人次。
风小了,沙少了,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老百姓也吃上了“生态饭”。然而彰武人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们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向沙土地要粮食产量。
近年来,当地通过“以肥改沙”“以调减沙”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在曾经亩产不足百斤的沙土地里实现了吨粮田的目标。
这片丰收在望的水稻田,如今也成为了防风固沙的主力军。
2019年,彰武县依托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把水库富余的水资源引入沙化严重的耕地,将旱田改造为“稻田湿地”,实现了“以水含沙”。
如今的彰武县,说沙再难见到沙,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1%,全年扬沙天气仅有5天,粮食年产量突破22亿斤。曾经的荒漠沙海,如今的鱼米之乡。几代彰武人用70多年的时间种下的这片绿水青山,为中国科学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了一份“彰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