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系列报道《七十五载 奋进强国路》,9月11日播出第二集《中国对外开放 不断跃升至新境界》。
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国目前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规模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跃升到2023年的5.9万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学明称:“我国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外投资来看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资金流向覆盖了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76倍,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领先。中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双向投资规模名列前茅、量质齐升,中国市场磁吸力不断增强。
中国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活力日益迸发;分批次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打造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22个自贸试验区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2023年,中国自贸试验区合计进出口额达7.7万亿元,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8.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主任、研究员任琳称:“通过积极去对接高标准的国际规则规制,从而来保持一个新的开放姿态。”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链博会等一系列国家级“展会矩阵”,成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互利共赢平台。
比利时葛天那集团研发与设计经理多米尼克·培斯称:“中国的展会平台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让全世界各地的客商了解我们的产品和企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平台。”
中国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目前,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93项缩减到29项,缩减了2/3以上,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不断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的准入。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华中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新进展,也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
中国将持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庞大市场的新动能、新优势,为增强世界经济韧性注入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