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山西地处华北,西有吕梁、东有太行,黄河流经全境、汾水贯穿南北,是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大省。小杂粮之乡、碳水之都、地上博物馆等美誉,又让山西独具特色,充满烟火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对转型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要求山西“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抓转型”,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山西锚定转型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
2700多年前的《左传》曾经用四个字来概括山西——“表里山河”,意思是说,山西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山河”既是山西独特的地貌,也是山西的气质。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黄河岸边的鹳雀楼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
近年来,山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统领,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飞越山西 尽览表里山河
从空中俯瞰,山西的地形像是一片叶子,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两山和黄河共同塑造了山西这片古老土地的风貌。究竟如何让这片叶子绿意盎然?让答案飞一会。
吕梁山、太行山,“两山”面积占到山西省国土面积的83%。经过几十年治理,剩下的大都是造林绿化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矸石山”。
上山没路,无人机挂着树苗飞上去。植树员挂着安全绳从天而降,与山石对抗凿出一个个树坑。
矸石山上种树难,坡陡土薄水源缺。
山西人就是有这股子劲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在矸石山上一步步凿出鱼鳞一般的树坑,曾经荒芜的山体逐渐被绿色覆盖,也让藏在深山里的美丽乡村逐渐“出圈”。
又到了周末,村里的露营基地热闹了起来。城里人喜欢乡村的绿色诗意,村民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您瞧!加装了保护装置的穿越机也被大娘邀请下来跳上一段。
沿着吕梁山向北飞行,跨过雁门关便是塞外。点把火,让我们乘上梦想的热气球。
如今的山西,处处皆绿。这些树被当地人称作“小老杨”,在水肥充足的南方,它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但在右玉,树龄几十年,多数不过碗口粗细、七八米高。一个“老”字,道尽多少坚韧、苦涩和沧桑。
46年来,山西省持之以恒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累计完成营造林3730.5万亩,区域内森林覆盖率由8.3%增至17.91%。“三北”工程用树苗“缝合”了三晋大地绿化断带。
绿色在三晋大地上演绎出万千美妙的身姿,让人总也看不够。飞抵太原西山的山巅上,有一群梦想着像鸟儿一样飞翔的人,正在等风来。
10年前,太原西山飞起了第一顶滑翔伞。那时,山下还是一片荒石滩,如今已经变成水量丰沛的湿地公园。
这里是汾河,山西人的母亲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在汾河沿岸,人们正在补种芦苇。水生植物就像水中清道夫,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还能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山西治水的举措很多,但水质好不好,还得有这些小家伙们的肯定。据不完全统计,汾河流域吸引了165种鸟类,其中,不少小家伙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汾河变清了,皮划艇、龙舟等赛事轮番上演。
汾河变美了,拍照打卡、骑行跑步样样不缺。
就这样,汾河在山西流淌了713公里后,一泓清水入黄河。被黄河接纳后,向南继续流淌,在山西南部拐弯离去的时候,那传颂千年的诗歌再次响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