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路人”和“过客” 外资企业深耕中国 持续推进人才本土化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8月27日 10:48:56
央视网 | 2024年08月27日 10:48:5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8月26日起,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大市场 世界新机遇》。

首期,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荷兰皇家飞利浦。这家企业已深耕中国市场近40年,中国的人才、技术优势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了“加速度”,也成为企业持续投资中国的新动力。

这里是飞利浦苏州医疗影像基地的研发实验室,总工程师是从事磁共振研发相关工作超过30年的行业专家扬·埃格蒙德,之所以来到中国做技术支持,正是因为中国早已从公司眼中的“消费大市场”变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而这个转变离不开中国科研人才的持续壮大。

飞利浦苏州医疗影像基地的科研人员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到如今的将近200人,其中,超过一半的成员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这条生产核磁共振仪器核心系统子部件的产线,就是由这些研发人员自主创新打造的。

氦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医疗行业一直以来消耗着大量的氦气资源。其中,每台核磁设备就需要消耗1700升液氦,且需要定期补充。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飞利浦将每台设备的液氦容量降至7升,而苏州已经成为这款产品研发和制造的重要基地,预计今年的产能将增长100%。

目前,飞利浦苏州医疗影像基地贡献了飞利浦全球CT产量的三分之二。未来,公司还计划将更多的高端系统产线在中国落地。

不做“过客” 外资企业持续推进人才中国本土化

强大的人才保障、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中国成为飞利浦产品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除了科研人员的持续迭代,飞利浦还在供应链和全球大市场的拓展上,挖掘更多中国人才。

卢晓红是飞利浦苏州医疗影像基地CT全球供应链的高级总监,20年前,她还只是飞利浦供应链团队中一名普通的计划员。如今,她不仅掌管着飞利浦在中国最大工厂的供应链团队,还是公司在以色列、波兰、美国CT供应链的团队负责人。

飞利浦大中华区的掌舵人以往一直由外籍人士担任,今年7月,刘令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位担任这一职位的中国人。

刘令介绍,她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公司所有的高层都是外国人,但是现在公司高管里面90%是中国本土的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之下,雇佣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飞利浦一直要做一个本地化的公司,而不是一个“路人”和“过客”。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今年上半年,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7.5%,行业增速居前。此外,多个外资医药企业从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都转向中国本土化发展,推动在华医药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全球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显示,中国已从2023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强表示,从一般的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跨国公司都会在本土市场进行先行试验,再把新产品扩散到全球市场。但是这几年,这个形势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到中国,因为中国的数字化程度、相关基础设施等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领先市场的拓展、技术的迭代,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管理人员、包括技术人员的中国本土化逐渐成为大的趋势,对外企拓展本地市场有非常大的助力。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不做“路人”和“过客” 外资企业深耕中国 持续推进人才本土化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