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北篇|东北全面振兴观察:技术赋能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源:新华社 | 2024年08月17日 10:14:30
新华社 | 2024年08月17日 10:14:30
原标题: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北篇|东北全面振兴观察:技术赋能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正在加载

  18495.9万吨!2023年,东北三省一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超过全国四分之一的粮食总产量,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打下坚实基础。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科技是关键。

  在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无人机正在喷药。(受访者供图)

    在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无人机正在喷药。(受访者供图)

  近期,黑龙江省的水稻进入齐穗期,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多地水稻易发细菌性褐斑病。在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园区,高空的巡田无人机利用光谱分析仪对作物长势进行科学分析,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孢子捕捉仪正在对农田进行24小时监测,对田间有害菌群存量进行捕捉。通过“一高一低”两者相结合,让农业生产由传统的靠天吃饭升级到靠数据增产。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何旭说,“以前都是看天气进行喷药,药量可能会存在多喷或少喷的现象,从而对农作物生长和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现在通过科技的应用,做到了精准分析、精准把控,降低了农业成本每亩20元,对农作物产量提升6%。从目前来看,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8月6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有限公司,大型农机在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侯越摄)

8月6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有限公司,大型农机在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侯越摄)

  记者从北大荒集团了解到,截至2023年,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07%,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7%。

  北大荒农业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说,“天上有北斗卫星环绕,地上有智能化农机装备穿梭,田间还有多种传感器实时传输农情信息。智慧农业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让种田‘更聪明’。”

近日,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陆续开展农田航化作业,通过防病、追肥、灭虫统防统治,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新华社发(黄永兴摄)

  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的稻田里,一套集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智慧环评监测功能于一身的“四情”监测系统正以全天候的频率,对作物长势进行监测。

  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种植户郑国成说,“这些设备安装后感觉挺好,不仅可以随时监测每天的气温情况,还有土壤的墒情。根据虫情监测设备,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地里的虫害并及时采取措施。水稻也能健康成长,放心又省事。”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的孢子捕捉仪等智慧夏管设备。(受访者供图)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的孢子捕捉仪等智慧夏管设备。(受访者供图)

  粮食增产绝不是简单增加水、肥投入,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在东北正被加速改变。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一种新型滴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这种绿色农业灌溉方式,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的方式,激发农业生产新活力。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海玉农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海玉说,“今年我种玉米全部使用浅埋滴灌这个技术种植的。设备就是一头连着机电井,另一头通过主管道与田间那个滴灌管带相连接,让玉米播种、灌溉、施肥一气呵成。现在长势特别好,根茎长得也壮。自从搭上了科技助农的快车,这片玉米地已经连续3年实现增产。”

  内蒙古扎赉特旗农民正在调试无人机,无人机能够喷洒农药,提高作业效率。(受访者供图)

内蒙古扎赉特旗农民正在调试无人机,无人机能够喷洒农药,提高作业效率。(受访者供图)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正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动力变革”。在辽宁省沈阳市,“放蜂治螟”的生物技术手段推进着水稻绿色生产。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鲁家村,记者看到,一架架无人机将赤眼蜂蜂球投放到稻田里。

  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植保部部长李艳辉说,“我们在投放第二次,一次我们投放5枚蜂球(每亩),可孵化出10000头左右的赤眼蜂。就是人为地增加赤眼蜂的田间密度,让赤眼蜂寄生在螟虫卵上,将螟虫卵的营养吸收从而杀死螟虫,达到有效减少螟虫后代数量,不断增加天敌赤眼蜂数量的目的,进而持续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据了解,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和铁西区放蜂面积已达1.8万亩。这一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广,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和粮食安全生产作出良好示范。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放蜂治螟”的生物技术手段,推进水稻绿色生产。这是无人机投放的赤眼蜂蜂球。(视频截图)

辽宁省沈阳市采用“放蜂治螟”的生物技术手段,推进水稻绿色生产。这是无人机投放的赤眼蜂蜂球。(视频截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位于吉林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实验室,高光谱摄像机对每一颗植株进行扫描、拍照,通过控制光照、温度、灌溉、风速等变量,分析不同品种植株在特定生长环境下的表现。这个育种实验室被科学家称为“育种加速器”,可模拟大豆生长的特定环境,将大豆一季生长时间从近6个月缩短至五六十天。在这里科学家把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和“育种加速器”应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冷建田说,“咱们传统育种表型采集主要是靠人眼的观察,靠经验来看。现在我们的分子设计育种方法就不同了,我们通过设施、设备把所有的表型,不管是数量性状还是质量性状都用数字来描述出来,这种更加准确。”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高光谱摄像机对植株进行扫描、拍照。(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高光谱摄像机对植株进行扫描、拍照。(受访者供图)

  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大,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同时,我国分布着大片的盐碱地,选育出适合盐碱地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有助于提高大豆自给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团队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2000多个大豆品种分别种在中重度盐碱地进行实验,力争选育出适合在盐碱地大面积种植的大豆品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冷建田说,“‘东生118’是吉林省这两年的主推品种。这个品种是一个耐盐碱品种,在我们吉林省有6000万亩的一个苏打盐碱地,我们这品种就适合在苏打盐碱地中生长。现在苏打盐碱地大部分是空地没有被利用。那么我们这个品种如果被利用好,那将会是一个大突破,解决我们国家大豆‘卡脖子’这么一个问题。”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高光谱摄像机对植株进行扫描、拍照。(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内,高光谱摄像机对植株进行扫描、拍照。(受访者供图)

  东北熟、天下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粮食产量占全国1/4,商品粮占全国1/3,调出量占全国40%。科技赋能千里沃野,必将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中国粮。

  在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有限公司一块有机麦田,大型机车在进行喷施生物液肥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侯越摄)

在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有限公司一块有机麦田,大型机车在进行喷施生物液肥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侯越摄)

  编导:吴炜玲、董琳娜

  记者:唐铁富、姜兆臣、司晓帅

  马晓成、蔡博腾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辑:肖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北篇|东北全面振兴观察:技术赋能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