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今年我国夏粮产量达到了2996亿斤,创历史新高,比2023年增加了72.5亿斤。随着夏粮再获丰收,当前,全国各地粮食仓储流通也迎来了高峰期。近几年,我国持续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年,粮食收储中的“绿色+科技”成为了最大的亮点。目前,全国绿色储粮仓容已经超过了2亿吨。
江苏无锡:8000吨粮食如何住进超级“收纳盒”?
什么叫绿色储粮?
绿色储粮,是用科技赋能仓储升级,加快建设绿色粮库。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8000吨粮食是如何住进超级“收纳盒”?
据介绍,8000吨粮食分为11层作为存放,其中,每一吨粮食是一个托盘,在屏幕上是一个方格,这11层总共有8000个方格,它有独立的编号、自己的身份档案。
无锡的常住人口是550万上下,根据每人每天的基本口粮需求,这8000吨的存储量就可以保障无锡常住人口两周的基本口粮供应。
绿色粮库如何精准控温,为粮食“保鲜”?
这8000吨的口粮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投放市场,按照绿色储粮的目标,我国在大力推广低温和准低温的储粮扩容。
走进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低温库,第一感受是从酷暑高温转换为冷风习习,和室外温度相比,降低了至少一半。据测算,低温库的温度是18摄氏度左右,湿度是67%到68%之间。
据介绍,对人们来说体感略低的温度,而对大米是最适宜的。在大米的储存过程中,保持在一个低温状态,能够保鲜、锁鲜,跟新的大米口感几乎相差无几。
粮食如何“戴”上遮阳帽“度夏”?
炎炎夏日,很多储粮库外的温度都达到了37摄氏度、38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40多摄氏度。
从无人机视角提供的全景画面中可以看到,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的顶部被1584块光伏板组成的1800平方米光伏矩阵所覆盖。当有阳光照射到光伏板的时候,光伏板有一定的反射作用,相当于给粮库戴了一顶“遮阳帽”,在夏季,能将舱内的空间温度降低3摄氏度到5摄氏度。除了能遮阳,光伏板还能发电,一个舱顶的光伏矩阵一天就能发电2000度。
三四个人如何“轻松管理”大仓房?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8000吨口粮的自主控温式智能立体库看不到太多工人,整个粮仓只需要三四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
据介绍,粮仓内安置有四向穿梭车的轨道,可以将米送到指定存放的货位。而控制穿梭车的控制系统叫仓库管理系统、仓库控制系统。只要在鼠标上轻轻一点,就完成了它的入库、出库流程,少了人力搬运,多了数字工具。
此外,在粮库11层立体货架上,每一垛粮食都有一个专属编码。穿梭车的轨道、每个货位都有感应器。靠传感器、数字、代码,靠设备感应,通过代码上的信息识别,通过数字进行传输。
“库区漫游”如何让粮仓巡查“无压力”?
来到江苏张家港的沙洲中心粮库,库区漫游、在线寻库、粮情云图和虫害预警等几个板块组成了粮食数字融合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遍布粮库的高清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精准服务于每一个粮仓和每一粒粮食。比如,粮温的变化,从眼前这个绿黄红三原色对比图就可以看出来。
粮食是有温度、会呼吸的生命机体,对于处于盛夏时节的粮库来说,管理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粮食的温度、湿度变化,还要时刻警惕数字大屏上罗列的几种害虫,但这些不用费太大力气,有智能小助手来帮忙。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项调查显示,全球约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被损失掉。“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都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库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让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