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民营经济又将以怎样的步伐继续前行?让我们从一组数字开始讲起。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多大?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答案:56789。这组数字是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密码”,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描述。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是中国经济强劲的“脉搏”里民营企业“跳动”的频率。
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3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其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因为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它们也被称作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为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正是因为体量小,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就有可能陷入到力不从心的困境。
解决难题,正是改革不断深化的方向。在采访中,我看到了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减法——是解码改革的关键。为减轻企业负担,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就先后出台了100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税费优惠为例,去年全年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了超过1.3万亿元的税费。
加法——是消弭温差的重点。从“最多跑一次”的办事窗口到网上就能办妥的电子化流程,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也为优质企业的培育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土壤。
除法——是打破壁垒的利器。新的企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协同联动的“一张网”正在成为探索的有效尝试。
乘法——是改善预期的信心。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纾困惠企到降本增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连环发力,乘数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56789”,民营企业用40多年的改革历程写下了一个醒目的答案。但改革开放永远没有完成时,这串数字也不会是最终的答案。民营经济正以更多元的方程式,解开未来进行时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