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永不言弃——探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

来源:新华网 | 2024年06月27日 04:42:04
新华网 | 2024年06月27日 04:42:04
原标题:高墙内的永不言弃——探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
正在加载

  新华社杭州6月26日电 题:高墙内的永不言弃——探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

  新华社记者马剑、林光耀

  “咔嗒”门锁打开,“呼啦”隔板旋转,“咔嗒”门锁再次锁紧。跟随三级高级警长夏永东的脚步,记者经过安检后穿过一道旋转门,得以进入戒毒所内。

  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市主城区的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高墙将车水马龙和自由生活隔绝在外。在这里,“迷途者”和“摆渡人”永不言弃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白色的墙壁、整洁的操场、绿意盎然的所区,戒毒所内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回归指导4个功能区错落分布。“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4个分区流转后,通常在两年内结束戒毒流程,重新回归社会。”58岁的夏永东边走边介绍。

  戒毒所里,“迷途者”在反省“来路”。在康复巩固区,记者见到了戒毒人员方某某。从K粉、摇头丸到冰毒,他曾在吸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染上赌瘾耗尽家财。

  “大女儿刚刚结束中考,自从我吸毒被抓后,她的成绩下降了很多。”方某某说,无法陪伴儿女成长是他最大的愧疚,也是坚持戒毒的最大动力,“希望出去后能好好陪伴家人,弥补亏欠”。

  37岁的小古曾是一名公职人员,染上毒瘾后不但失去了体面的工作,还因吸毒离婚。“坚持不下去了就想想家人。代价太惨重了,在这里要好好戒治,规划人生下半场。”小古悔恨万分地说。

  早起早睡,按点吃饭,高墙内的生活十分规律,方某某在音乐团体辅导中重燃对生活的热爱,小古则在维持秩序的岗位上找到责任感。“夏主任经常找我谈心,关心我生活中的困难,并用以前的戒毒成功案例激励我。”小古说。

  图为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禁毒戒毒科普馆。(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供图)

  “夏主任”夏永东已在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了22个年头,从基层管理教育民警干起,先后经历多个岗位,却始终没有离开一线,是做思想工作的专家能手。“有时候真的是恨铁不成钢!”每每看到戒毒人员“几进宫”,老夏心头有时会闪过一丝气馁,但马上又坚定心态,“因为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摆渡人”。尽己所能帮助吸毒人员迷途知返,回归社会。这份永不言弃,在“摆渡人”之间接力传递。从警14年的戒毒矫治科民警徐诚昊津津乐道于曾有一名戒毒人员回到老家后热心公益事业,成为当地水域救援队队长。

  “看到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真的很欣慰。”徐诚昊说,在他和同事眼中,戒毒人员的“成功”不一定是大富大贵,而是回归正常生活。

  致力于运用戒毒“黑科技”帮助戒治人员戒断毒瘾、祛除心瘾,心理矫治中心副主任周晨所在部门是一支制服“心魔”的战队。“毒瘾是弥漫性的,可能贯穿终生,所以千万别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毒。”周晨说。

  民警在对戒毒人员开展VR虚拟现实毒瘾评估矫治。(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供图)

  记者探访当天,伴着窗外的雨声,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报告厅的舞台上,一出别开生面的禁毒主题舞台剧《归零地》正在上演。由8位戒毒民警组成的演员团队和大量影像镜头,通过对话、音乐、歌舞以及灵活多变的面具手法,将“瘾君子”的心路历程细致入微地呈现。

  “数字时代,禁毒工作势必要转换主题,从对‘瘾君子’的管控,要转换为对未介入人群的防护,重点是青少年人群。”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胥红说,该剧目前已在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多个院校演出,观看人数超过2000人次。

  近期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指出,中国毒品滥用规模持续萎缩,毒品滥用治理成效持续显现。但新类型毒品及替代物质叠加滥用问题持续蔓延,滥用种类更新迭代加速,毒品滥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挽救一名吸毒人员相当于挽救一个家庭。戒毒工作任重而道远,将是一场持久战。”老夏眼神坚毅,说话铿锵有力。

  之江大地,戒毒工作的触角仍在不断延伸,与社会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接联动。据统计,2023年以来,浙江深入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教育“三百工程”(进百所学校、百家企业、百个社区),走进学校、社区、企业463家,开展禁毒宣传活动761场次,受众近20万人次,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91个,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构建所内戒治与所外延伸一体化发展的戒毒工作新格局。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高墙内的永不言弃——探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