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2023年水路货运量达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的大关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26日 10:28:30
央视网 | 2024年06月26日 10:28: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水运智慧化转型升级及今年中国航海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介绍,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水运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在运量方面,水路运输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水路货运量累创新高。2023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的大关。今年1—5月份,水路货运量完成了38.6亿吨,同比增长了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1.3亿标箱,同比增长8.8%。从内河来看,长江和西江干线上的三峡船闸和长洲枢纽船闸今年以来合计通过货物1.7亿吨,同比增长了13.8%。1—5月,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了22.2万吨,同比增长了8.9%。我们沿海和内河、内贸和外贸水路货物运输均呈增长态势。这是今年1—5月份水运经济运行情况,简单跟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

  在投资方面,水运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1—5月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786亿元,同比增长了7.2%。一批水运重大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平陆运河工程累计完成了335亿元,3座大型枢纽,也就是平陆运河的三座船闸,均已进入了船闸主体施工阶段。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项目去年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45亿元。还有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今年正式建成投用,实现了万吨级江海船舶常年直达武汉,有力服务了中部地区的崛起。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多点发力加快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新能源、清洁能源继续加快应用,上海、深圳、宁波舟山港等沿海港口已具备液化天然气的加注能力,上海港洋山港区首次完成了国际集装箱船绿色甲醇加注,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可载运700标准箱的江海直达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投入运营。国际干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已常态化使用岸电,沿海干线枢纽港岸电设施覆盖率超过了90%。今年上半年,我国港口新增7座大型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全国已建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里程超过5700公里,今年将深入推动长江干线与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形成长江水系电子航道“一张图”。

  在出行服务方面,水路旅游客运加快发展。我们着力打造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开辟了自然景观、特色文化、沿海观光游等业务。国际邮轮运输加速恢复,今年上半年共有23艘邮轮计划营运206个航次,全国邮轮旅客运输量预计达到49万人次,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环比增长了接近60%,呈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篇,奋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

  今年的航海日活动,将继续发挥中国航海日活动周全国性、综合性载体的作用,主场活动包括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等。7月11日当天还将发布中国航海日公告,航海日活动周期间也会举行一系列活动。

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交通运输部:2023年水路货运量达93.7亿吨,首次突破90亿吨的大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