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持续吸引全球关注?

来源:新华网 | 2024年06月21日 16:40:03
新华网 | 2024年06月21日 16:40:03
原标题:为何《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持续吸引全球关注?
正在加载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张云龙)近期,在上海电影节上光线传媒公司宣布,著名导演张艺谋将执导《三体》电影。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全球影视和综艺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是自美国奈飞版剧集上映后,科幻作家刘慈欣小说《三体》的又一衍生创作,再次点燃世界科幻迷对这部中国科幻力作的热情。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在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推动了国内文化产业的繁荣,也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从《三体》获得全球读者青睐,到《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在海外收获好评,中国科幻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向世界。

  2023年10月20日,刘慈欣(前右)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行签售活动。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韩松6月20日晚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解读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作品持续吸引全球关注的多重原因。

  《三体》是刘慈欣的代表作,讲述了人类在三体文明威胁下的生存和抗争。这部小说凭借其恢宏的宇宙观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荣获科幻界的至高荣誉——雨果奖。韩松指出,“首先,《三体》等作品以科幻这种世界性的语言为载体,让全球读者产生共鸣。”科幻作为科技革命以来产生的一种文学和艺术形式,能够跨越国界,被全球读者接受和理解。

  3月8日,在美国奥斯汀,人们参加奈飞出品、根据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系列电视剧《三体》的3D视觉体验活动。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摄

  其次,这些科幻作品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三体》等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关注人工智能、机器革命、新科技发展、航天、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生态环境变化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这种关注使得中国科幻能够引起全球共鸣。”

  第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对当前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的看法,并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比如,陈楸帆的《荒潮》讨论了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关注中国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期待中国提供独特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2023年3月11日,人们在埃及吉萨一家电影院参加电影《流浪地球2》的首映礼。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中国科幻作品融入了5000年文明的独特想法。”例如,带有强烈历史感的“故园科幻”反映了中国人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为拯救即将被太阳吞噬的地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家园寻找新的星系。这种家园情怀与好莱坞大片中的拯救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吸引了全球的兴趣。

  韩松说:“这些新的中国元素不同于人们熟知的大熊猫、长城、美食和功夫,而是一种在科技进步下产生的新的中国气魄和风格,代表了新一代中国人对未来、世界和宇宙的看法,极具吸引力。”

  世界对中国科幻的关注和研究,反映了其对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兴趣和关注,也包含了对其未来的猜测和想象。韩松认为:“这种关注和兴趣使得中国科幻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热门的文化现象。”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为何《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持续吸引全球关注?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