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结束 多个主产区夏粮增产明显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19日 11:14:30
央视网 | 2024年06月19日 11:14: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于5月下旬全面展开,截至6月18日,机收任务基本完成。今年夏收呈现出机具充足、机收进度快、服务保障强、机收损失低的四大特点。

今年“三夏”期间,各地共计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麦收高峰期有9天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在20万台以上、最多达25万台,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

今年小麦机收进度加快。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维持在1000万亩以上,机收进度同比常年快2—3天,黄淮海重点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均比常年快5天左右。

今年夏收,小麦主产区服务保障能力增强。各地共设立高速公路绿色通道2970多条、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近3500个,有力保障了农机跨区通行顺畅。

今年夏收期间,机收损失降低。麦收完成省份初步监测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1%左右的较好水平,优于2%的行业标准要求,有力保障了夏粮小麦颗粒归仓。

小麦主产区夏粮增产明显

得益于小麦单产提升行动和高性能农机装备的使用,今年夏收,多个小麦主产区产量提升明显。

山东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全省小麦收获已基本结束,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

河南省集中打造730万多亩小麦高产示范区,重点选育推广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优质专用品种,小麦单产和总产均明显提升。

今年“三夏”期间,越来越多高性能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麦田里。

在“江淮粮仓”安徽,通过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各类种粮主体新购置了一批节能减损、绿色高效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全省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数量达到15万台,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结束 多个主产区夏粮增产明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