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农机抢收 良种良法提效!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夏收夏种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18日 11:51:00
央视网 | 2024年06月18日 11:51:0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三夏”时节,河北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夏收、夏种各项工作。各地根据小麦成熟度、机械供需等情况,合理调配农机开展抢收,目前河北全省麦收已过九成。

  在石家庄元氏县,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麦田里,抢收成熟的小麦。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垄垄小麦被卷进机器,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元氏县以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近一半。今年土壤墒情适宜,小麦亩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300斤。

  元氏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耿丽艳:今年元氏县小麦种植面积是39.4万亩,冬季的三次有效降水,使得土壤墒情好于往年,小麦分蘖多,亩穗数多于往年。

  为确保小麦收割顺利进行,元氏县农业农村局提前做好小麦收割机购置、维修及油料供应等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三夏生产技术服务队,为种植户提供各项服务。

  元氏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 耿增强:成立5个农机维修服务队,组建应急抢收队作业队9个,应急小麦收割机136台。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通过短信、微信等平台为机手提供作业、气象、道路等服务信息,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河北共组织和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夏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200多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田间作业。截至17日,河北省麦收3232.7万亩,进度超九成。各地在积极进行夏收的同时,积极推进夏种作业,目前,夏玉米完成了总播种面积的八成以上。

  山西朔州:荞麦播种接近尾声 良种良法提高效率

  眼下,山西朔州平鲁区的七万多亩红山荞麦播种工作接近尾声,当地种植户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调运机械进行播种。

  在朔州平鲁区大干沟村的层层梯田上,播种机正在荞麦地里来回穿梭。为了保证荞麦品质,当地政府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对荞麦种植进行现场指导。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 陈稳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红山荞麦,经过多年串种以后,种源已表现出不纯的现象,但是经过我们第五年,今年可以说是第六年的提纯复壮,种子的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第二点就是我们今年推荐引进了最先进的精量播种镇压一体机,每亩地播种量能节省1到2斤种子,提高播种效率。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这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雨量适中,适宜荞麦生长。近年来,随着荞麦良种繁育工作不断推进,这里的荞麦产量也从原来的亩产180斤左右增加到220斤左右。

  某农牧专业技术合作社负责人 穆智:我今年种植红山荞麦6100亩,与往年不同的是,首先对红山荞麦种子进行提纯,保证种子更优良。今年播种方式也有改进,能更好保持土壤的墒情。今年通过测土配方,全部使用农家肥,对荞麦的生长更有利,产出荞麦品质也更好。

  据了解,今年平鲁区共推广种植红山荞麦7万多亩,在传统的分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当地逐渐形成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荞麦全产业链,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江苏连云港:万亩盐碱地水稻插秧展开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稻现在到了移栽时节,万亩盐碱地里开始了水稻插秧工作。

  连云港经开区大新农场地处黄海之滨,海水渗透让土质盐碱化,多年来农户们通过种植耐盐碱的水稻品种,让这里稻香四溢。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街道大新农场党支部书记 王璐:今年我们农场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达11000亩,预计7月初插秧工作全部完成。

  大新农场前身是青口盐场大新工区,是江苏省八大盐场之一。近年来,随着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沿海盐田逐步退出盐业生产。当地探索盐碱地改良举措,改盐田为农田,把水稻灌溉从单一的大水漫灌模式转变为有进有出的“自流口”模式,通过流水排出土壤盐分。同时,当地选育生长周期较短的水稻品种,让水稻、小麦在田间“接力”生长,做到“一年无闲田”。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街道大新农场农业技术副厂长 赵新文:刚开始改良的时候,盐度在20‰以上,通过这十几年改良,现在盐度在5‰左右。我们在盐碱土地上育秧苗,秧苗长势挺好的,很壮实。

  2012年这片土地每亩水稻收成在四百斤左右,到了2023年水稻平均亩产量已达一千三百斤左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调配农机抢收 良种良法提效!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夏收夏种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