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走出国门 多领域科研迈进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14日 12:04:05
央视网 | 2024年06月14日 12:04:0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6月13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天文学》发表我国探日卫星“羲和号”的最新成果。科学家们通过“羲和号”获取的太阳观测数据分析,首次精确刻画出了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进而发现了太阳大气自转的新规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太阳自转新规律

  此次获取的太阳大气自转三维图像数据,来自于我国首颗太阳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科研团队表示,通过“羲和号”对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得到了国际上首个太阳大气自转运动的三维图像。按照传统的认知来说,球体在自转的时候,大气高度越高,速度越慢。但科研团队通过对自转速度三维图像的分析发现,随着太阳大气高度的增高,太阳的自转速度也随之变大。

  “羲和号”首席科学家 南京大学教授 丁明德:因为如果是由粘滞效应引起的自转的变化,应该从下面到上面它都逐渐减小的,那么必定有什么力来驱动高层大气的转动。这个成果实际上对太阳活动和太阳的演化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走出国门

  近日,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在泰国实现通信网络试验验证,并实地进行了演示应用,这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互联网首次走出了国门,并落地海外。

  此次验证由银河航天与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共同完成,双方通过此前在泰国完成建设的地面试验站等设施,与我国低轨宽带互联网试验星座完成了互联,并进行了实时卫星互联网视频通话演示,全程连接顺畅,通话质量稳定,展示了卫星互联网在相关场景中可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

  据介绍,此次验证迈出了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技术海外推广与应用第一步,为当地企业和高校提供了研究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平台,未来将会对泰国卫星制造、卫星网络建设运营等上下游产业起到牵引作用。

  马汉科理工大学卫星研究实验室主任 苏蓬萨·凯克利:银河航天带来了先进的卫星互联网技术,富有开创性、令人激动。我们通过合作建立了试验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项技术试验和测试,为泰国探索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将进一步助力泰国在航天技术和应用领域的能力建设。

  我国深海考古水下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我国深海考古水下调查取得重要收获。

  自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对此前发现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已探明,在水下1500米深度的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有大量堆叠有序的船货,数量超10万件。两艘沉船年代分别为明代正德、弘治年间。船货主要为陶器、瓷器、铜器、铁器以及排列整齐的原木等。共提取青花、青白釉、红绿彩、珐华等瓷器,以及陶器、原木等文物,共计928件套。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两处沉船遗址的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此次深海考古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编辑:苏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走出国门 多领域科研迈进世界先进水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