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迎端阳 万水千山“粽”是情 百味千般皆可行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09日 00:23:46
央视网 | 2024年06月09日 00:23:4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菖蒲酒美清尊共,五色新丝缠角粽。”在所有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食物里,粽子绝对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美味之一。几片粽叶,一捧糯米,棱角里裹着文化的传承,软糯间藏着山野的清香。如今,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问粽山,谁领风骚?酸甜咸辣,迭出奇招。有经典小枣,人气超高。蛋黄咸肉,非常畅销。螺蛳粉粽口味刁,但味道还美得有点儿蹊跷。更有榴莲冰粽很傲娇,各种口味咱也不挑,都有丝线系在腰,各有奇香满街飘。琳琅美味中,其实万水千山“粽”是情,百味千般皆可行。

广西贺州:形似龙舟黄茅粽 瑶乡端午粽飘香

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古盘村,这两天,村民们正忙着包粽子。不过他们包的粽子跟我们平常见到的三角粽不太一样,而是形似龙舟的黄茅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记者来到村民黄庆弘家中时,他正在跟家人们忙着制作黄茅粽。大家将提前准备好的黄茅草平铺在簸箕上,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包裹成龙舟形状,再放入大锅中慢慢蒸煮。煮熟的黄茅粽表皮由绿色变为黄褐色,还散发着黄茅草独特的清香。

黄茅粽是仙回瑶族乡的传统美食,以黄茅草命名,主要以糯米、黄茅、草木灰水制作而成,味道独特。

湖北建始:土家艾叶煮鸡蛋 浓情粽香迎端午

在湖北建始,端午期间,当地的土家族群众常常会邀约亲朋一起吃粽子,滚艾叶鸡蛋,以此传承传统文化,祈福家人平安康健。

土家艾叶煮鸡蛋是土家族群众在端午期间的一种独特习俗。制作土家艾叶鸡蛋首先要将艾叶和生鸡蛋洗净,然后倒入清水,一起放入锅中同煮。1小时后,用勺子把鸡蛋壳敲碎,让艾叶的汤汁从裂开的缝隙中渗入到鸡蛋里面,接着继续用文火煮1小时后并闷泡,使鸡蛋散发出艾叶的香气。

对于当地人来说,喝艾叶水、滚艾叶蛋、吃艾叶蛋的过程寓意着祛风祈福,这些习俗传递着土家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甘肃兰州:端午一碗“甜醅子” 清凉酸甜西北味

在甘肃兰州的一些地方,说起端午的美食,那就得是一种用燕麦发酵的小吃——“甜醅子”。当地人会从端午节前三天开始,忙着准备食材酿制这道甜品,好在节日当天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前后,西北地区的人们会制作一种特色小吃——“甜醅子”,它的历史很悠久,口感略有酸甜,是端午前后日益炎热的天气里,人们消暑的好伴侣。

在甘肃兰州,“甜醅子”的制作流程虽与南方的甜酒酿有所相似,但食材却有不同。“甜醅子”就地取材,用的是当地种植的燕麦。制作之前需要提前将其收拾干净后浸泡在水中,直至麦粒膨胀变软,放入锅中后大火煮30—40分钟。

煮熟的燕麦取出沥干水分后冷却,再均匀撒入甜酒曲,轻轻拌匀,确保每粒燕麦都能裹上酒曲。接下来,拌好的燕麦装进无油无水的坛子里,保证不会变质。

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在甜酒曲的帮助下,3天的发酵之旅后,坛子里的燕麦就变成了酸酸甜甜的“甜醅子”。碗里加入最简单的凉白开,就是一碗带有浓郁西北风味的消暑甜品。有句顺口溜这样描述:“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如今,喜欢“甜醅子”的年轻人,还赋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加上酸奶,或者拌入奶茶,“甜醅子”有了更多的变化。不过,永远不变的也许是“甜醅子”里那独特的西北风味。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寻味”迎端阳 万水千山“粽”是情 百味千般皆可行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