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守护生态秘境 传承中迎接新未来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07日 17:02:46
央视网 | 2024年06月07日 17:02:4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地处云南迪庆香格里拉的尼汝村有“天下第一生态村”的美誉,被人们称为“秘境中的秘境”,这个只有124户居民的古朴村落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世居于此的藏族群众一代又一代传承和守护着他们的美丽家园。今天(6月7日)的《文化中国行》一起去探访这个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尼汝村如何创新生态智慧,在保护和发展中努力寻求新的平衡。

四季流转,年复一年,尼汝人世世代代以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维系着他们与这片土地的亲密关系,共生共荣。他们尊崇并沿袭着先民们与自然相处的原则,砍伐、耕种、放牧,顺应时序,取用有节。一代又一代的尼汝人接力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山水,也享受着山水的馈赠。

进入芒种时节,尼汝村的妇女们正忙着挨家挨户收割青稞,在集体的劳作中乐享丰收的喜悦。家里的壮劳力也陆续完成了夏季转场,在海拔4000多米的南宝牧场,为他们的牛羊重新获取新鲜和充足的食料。而此时,老村长嘎态次里正带着大家分类清理垃圾,准备转运到洛吉乡集中处理,这个定期行动每家每户都要轮流参与。2023年4月,村里正式公布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尼汝世代相承的生态环保理念正在以契约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园呢?牧场村落、高山湖泊、森林草甸、山泉瀑布,在尼汝村4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超过了90%。这里拥有并保存着完好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庇护和涵养着众多中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是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遗世独立的自然风光和富集的生物资源构成了尼汝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生态文化。

现在,尽管124户居民早已定居,但延续了千年的牧民转场直到今天都未曾中断。给草原以喘息的机会,这条夏去冬来的牧道就是尼汝人和大自然最忠诚的约定。

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刻入尼汝基因的精神信仰;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被多座高山环抱、地理环境复杂封闭,长久以来少有外界干扰,尼汝村才较好地保持了原始生态。如果说,“三江并流”自然遗产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那尼汝就是其中最关键的篇幅之一。

从事林业工作30多年,古金康卓泽仁曾全程参与了“三江并流”自然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的工作重心又集中到香格里拉国家公园的创建中。童年求学走出尼汝,长大后的人生又和尼汝紧密相伴,对古金康卓泽仁来说,当下他最关心的就是,始终都在守护绿色生态的家乡,如何把自然的馈赠真正变成尼汝的财富。

尼汝的守护 传承中的新未来

尼汝村民用最朴素的自然哲学积淀了最深刻的生态意识。如今,越来越多走出山门的尼汝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大山,以他们的方式践行祖辈们对自然的承诺,以现代生态保护的模式为家乡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尼汝村距离县城123公里,因为山路难行,人背马驮的古老运输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更多的是为进山的游客提供服务。西姆是尼汝村最早开始卖掉牦牛和羊,从事乡村旅游的“第一人”。

西姆明白,当她做出家里不再养牛的决定,她挑战的是尼汝村世代固守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秩序。过去因为贫困,西姆高中辍学在外打工,做过服务员、挖过中药材,还考了导游证,直到2015年,西姆选择回到尼汝。

今年5月,西姆和丈夫在自家宅基地上重新翻修的客栈开始试运营。她一边亲自主理游客们的餐食,一边手把手培训村里的其他姐妹规范客房服务,同时还要养好马,为游客的需求提供储备。尽管现在尼汝村还属于小众旅游的目的地,游客们主要也是以徒步爱好者居多,但西姆的选择正在影响更多的人。

现在,从服务员、向导到马夫,不少的尼汝人开始加入西姆的团队,西姆看到的希望也是尼汝村拥抱另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开始。

2022年7月,年轻的大学生格桑央宗回到家乡担任村总支书记。眼下,她正在推进尼汝村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落地。因为现在尼汝村大多数土地都在生态红线之内,发展腾挪的空间受限,如何有序地发展乡村旅游,用生态资源的优势去突破半耕半牧的发展瓶颈,又不让发展的速度偏离了保护的轨迹,这是摆在古老的尼汝村面前最新的挑战。

央宗期待,尼汝村多规合一规划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布局,也能和未来香格里拉国家公园的创建形成有效的衔接,在严格遵守国家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传统村落保护红线之外,找到更合理更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让尼汝人也能更充分地享有新时代生态保护的获得感。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 | 守护生态秘境 传承中迎接新未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