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黄”向“绿”、鏖战沙海 “三北”工程不断延伸祖国北疆绿色版图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07日 13:14:25
央视网 | 2024年06月07日 13:14:2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随着“三北”工程建设至今,生态状况开始恢复,风沙危害得到遏制。现在,我们先跟随镜头,一块儿来感受绵延万里的一片“绿海”。

内蒙古锡林郭勒:茫茫草场重修复 风吹草低见牛羊

沃野千里,牧草青青,这里是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毛登牧场。工作人员正在驾驶专用机械对打草场进行切根和施肥作业。毛登牧场是锡林郭勒盟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打草场,但是近年来面临着土壤贫瘠、生态基础较为脆弱的问题。2019年起,通过实施7.6万亩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草场的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5%—20%。

河北张家口:连绵林海覆荒原 人间奇迹塞罕坝

您现在看到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位于河北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115万亩的林海连绵起伏,向天边蔓延。半个多世纪,三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里植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今天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2%,筑起了一道防风治沙的生态屏障。

天津蓟州:间伐补植控密度 科学修复退化林

跟随镜头,我们现在来到位于天津蓟州区的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当地林业部门正在对近16000亩的退化林修复工程进行作业设计。这片树林种植于上世纪70年代,对防止水土流失、防风阻沙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人员通过测量树木的密度,对要间伐的树木做好标记,同时对补植区域进行树种和密度设计。今年10月,这里的退化林修复工程将正式启动。

北京昌平:以绿治沙固水土 千亩林场变“氧吧”

这里是北京昌平,这片总面积1976亩的景观生态林,种植着桧柏、白蜡等9万多棵乔灌木。放眼望去,树木枝繁叶茂,深浅不同的绿色一层层向远方铺开。林场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树木进行培土、剪枝、浇水、巡护等工作,确保植被健康生长。以绿治沙的12年间,这里已经成为具有防风固沙、土壤生态修复等功能的生态绿地。

内蒙古大兴安岭:十年禁伐成效显 绿色屏障守北方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8.39%。2015年,这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现了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的转变。十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累计造林4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6%,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阻“黄”向“绿”、鏖战沙海 “三北”工程不断延伸祖国北疆绿色版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