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李东旭 杨绎霏)夏日来临,乘坐网约车遇司机不开空调事件一度被网友推上热搜。日前,一位江西的乘客也向央视网《新闻+》记者反映,说自己遇到了网约车开空调要加钱的情况。“当时我是在市里考试,打了特惠快车。当天室外气温接近30摄氏度,坐进车里的时候像火炉似的,我就询问师傅是否能开会儿空调,司机师傅说开空调可以,但是要额外给钱。我拒绝了支付,司机师傅也没开空调。当时车是在马路边停靠,为了等另外一个乘客在太阳底下暴晒将近10分钟,可想车内气温之高。”
每年高温时节,网约车拒开空调和开空调要加钱的新闻时常引发热议。据此前报道,一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要求,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乘客;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照片,一些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称“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 图)
相关话题评论区的网友对此也展开热议:开空调是不是基础服务?打车费中是否包含空调费?乘客有权实现“空调自由”吗?央视网《新闻+》记者就此类问题联系多方展开讨论。
“开空调增加油耗成本
能不开就不开”
北京的王师傅从2016年开始跑网约车。“我跑网约车断断续续到现在将近8年时间,想着凭劳动能给家庭增加一份收入。”王师傅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自己的车是燃油车,开空调本身的成本就高于电车,按现在的油价8块钱一升油,车辆在开空调状态下大概能跑10公里,一公里也就是0.8元的油耗成本。网约车一公里路程,乘客需支付约1.7元,平台抽成25%至30%,司机最终到手的钱约1.2元。每公里保养费用先不计,一公里路程他挣0.4元。“我为什么要开空调?不是特别热或者乘客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能不开我就不开。向乘客收取空调费,我觉得是合理的,就跟曾经出租车收取燃油费一样,当时油价非常上涨的情况下,出租车收取乘客三块钱的燃油附加费,我觉得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一位驾驶燃油车的网约车平台司机向央视网《新闻+》记者介绍,开不开空调对耗油量的影响在20%左右。假定一天跑300公里,开空调跑一天的成本大约会从180元涨到230元,整整相差50块。“同行有开电车的,他们虽然没有‘高油价’的成本困扰,但是,开空调又会影响电池续航时间,使得原本的一天一充电,变成一天两充电,同样会影响接单造成收入损失。”
“开空调能提高服务质量
好评也会转化为收益”
跑网约车4年多的李师傅每天出车时长将近14个小时,在提到接单过程中开不开空调这个问题时,他表示,开空调确实会增加开销,但开空调后提升了服务质量,顾客会给司机好评,增加司机的信用等级,平台会给信用等级高的司机派遣质量更好的订单,司机的收入不仅不会变低反而会提高。
“现在虽然平台对于开不开空调没有硬性规定,但要是天热不开,有的乘客一定会举报投诉,因为投诉导致的降分、口碑值下降,接不到好单子挣不到钱,会更是个麻烦事。”李师傅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因为现在入驻平台的司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好的单子,系统会优先派给评分高的司机,身边的同行有被投诉多的,情况就是一天下来路程没少跑,但挣不到钱,因为涉及到“空车行驶”增加了不少费用。
平台回应:开空调额外收费肯定不合理
针对乘客反映的网约车不开空调和收取空调费等问题,某网约车平台客服人员称,不开空调是部分司机的个人行为,平台会加强司机的服务质量监管。对于高温天不开空调的情况,平台要求司机需要配合乘客的合理要求,开关空调或开关窗户。“开空调额外收费肯定是不合理的,平台没有这样的规定。”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费已经包含了空调费,平台是不允许司机额外加价的。
根据《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GB/T22485—2021)第7.2.8条规定,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使用音响、视频、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规定,网约车司机应当提供高品质服务、符合网约车平台的服务项目和质量承诺,网约车的运营服务应符合《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的行业标准。可以说,乘客在夏天要求网约车打开空调,既合情理也合法规。
“司乘之争、司机平台之争”何解?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季亚丽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谈道,无论是一口价还是特惠车,从法律层面来看,司机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已经与乘客、平台形成了合同关系。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提供开关车窗、空调以及开关后备箱等服务,属于合理范畴之内,所以加收空调费显然不合理。
季亚丽表示,在2023年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以及相关规定,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应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在18%至30%之间。“平台设置的一口价、特惠活动,有利于保护乘客权益,也吸引了更多乘客乘坐网约车。但是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乘客权益的同时,实际上有可能对网约车司机的收益造成影响。”
季亚丽律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网约车平台的特惠活动目的是吸引用户并盈利,成本问题不应由司机个人去承担,建议平台也承担相应成本。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督促本地运营网约车的平台、从业人员代表以及行业协会等进行沟通和协商,保障从业人员合理的劳动报酬水平。
“从网约车平台角度来讲,它的合同方是司机和乘客。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平台既然收取了抽成费用,就应该承担缓解行业内矛盾的义务,而不能只用强制的、压迫的方式让司机服务乘客,这样不会形成良性互动。”季亚丽律师说道。
“特惠网约车不开空调
本质是成本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郑翔谈到了问题的本质。“高温天车内闷热的环境中不开空调现象的出现,我们不能只简单渲染成司机和乘客的矛盾,一定要搞清楚,司机为什么宁愿自己闷热,也不愿意开空调。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成本问题,这个成本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少的人得到的收益反而更多,而让真正付出劳动的劳动者去承担更多的成本。”
郑翔称,目前有些网约车平台会在夏季给司机发放高温补贴,我们应该鼓励平台做这样的工作。网约车也属于公共运输范畴,提供的是普遍服务,政府应进行干预,对相关的定价机制给出指导价格,或者是对相关的定价规则进行公示。
“在这种监管的考量中,我们需要注意,网约车平台处于双边市场的特殊位置,既要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也要保障司机的合理收入。与网约车司机相比,平台明显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此要约束平台的抽成比例。应形成科学规范的定价机制,平衡乘客、司机和平台之间的权责。”郑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