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李东旭 杨绎霏)5月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祥川村,有村民怀疑一男孩偷东西,将其绑在电线杆上抽打。画面一转,另一位村民手持棍棒,站在被绑孩旁边。视频画面显示,男孩后背有多条细长的红印。
据有关媒体报道,吾良村支书称被打男孩父母离异,事发当天被村民怀疑偷了650元钱,视频中打人者为村中一女子及其公公。后经鉴定,被打男孩为轻微伤。打人女子被拘留15日,其公公被拘留10日。
河头镇妇联工作人员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被打的孩子是未成年人,孩子目前在家里休养,派出所正在跟进此事。”
对于网传“孩子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的消息,河头镇妇联工作人员表示,“孩子的父母都在家,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孩子平时可能管教得不是很严,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此外,河头镇妇联工作人员还表示将跟进事件后续,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安抚。“等孩子休养好了,我们还会再做协调,在孩子家庭、学校的教育方面多多重视。”
针对网友提出的“绑起来抽打的做法是否涉嫌犯罪”“打人者是否算故意伤害”等问题,央视网《新闻+》记者联系到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吕孝权,请他进行了解答。
《新闻+》记者:当地村民因怀疑未成年人偷盗,就采取视频中鞭打的做法是否违法?
吕孝权:视频中村民的做法是滥用私权的违法行为,殴打、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公然侮辱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权、人格尊严和隐私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应给予施暴村民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比如殴打导致未成年人轻伤以上,则可能要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法律责任。
遭遇类似情况,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及时制止偷盗,固定证据,可以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理:情节轻的,追回财物,对该未成年人给与适当训斥和批评教育即可,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情节较重的,为防止该未成年人逃跑,可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限制其行动,但不可过度,比如类似视频中的捆绑、殴打、侮辱等违法行为,受害变加害,不可取。同时,应及时报告给村委会,通知该未成年人家长(熟人关系的话,如确实财务被盗,造成了损失,可要求孩子监护人依法给与相应赔偿),也可拨打110报警,请求警方介入干预并依法处置。
《新闻+》记者:若经核实,涉事未成年人确有偷盗财物行为,事件应如何处理?
吕孝权:如涉事未成年人确实存在偷盗财物的行为,其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被盗财物的数额、偷盗次数等相关因素综合判定。首先,如财物确实被盗,不可逆,或者被毁损了,受害人可要求涉事孩子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次,如果被盗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各省区市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属于数额较大,依法符合盗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如果涉事未成年已年满十六周岁,依法应承担盗窃罪的刑事法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不满16周岁,则依法不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办案机关应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否应对涉事未成年人予以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跟上述刑事责任的追究情况类似,受涉事未成年年龄、被盗财物数额等因素影响。
我们支持受害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维权一定要依法进行,“滥用私刑”式的私力救济和发泄报复手段绝不可取,也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的案件,应进行刑事立案,具体视地方的经济状况而定。
这其中也涉及未成年人的年龄问题。如果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人不满14周岁,则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盗窃情节较轻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另外,若行为人年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还可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规定,要予以相关的治安处罚。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可由其父母履行监护人的赔偿责任。
我们支持损失财物的人维护自身权益,但维护权益的方法应该有度,而非直接“滥用私刑”。
编辑:阚纯裕责任编辑: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