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旭:为大脑与四肢重建“神经旁路”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4月16日 12:36:51
央视网 | 2024年04月16日 12:36:5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日前,跟随科技工作者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团,记者在山东济南一家企业看到了这样一幕:将一个小型仪器的四个电极贴在体验者手臂上,简单操作仪器便可实现对体验者手部动作的控制。

  这一仪器的研究者是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孙明旭教授。

  2007年,从济南大学毕业后,孙明旭远赴英国求学、工作十余年,他的研究方向是中枢神经损伤康复,长期从事包括神经电刺激技术控制、可穿戴传感器运动捕捉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谈起自己归国任教、创业经历,孙明旭用了“神奇”二字。2017年,孙明旭回国参加在长春举办的中国科协年会,并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海外人才项目大赛,后经中国科协“牵线”,孙明旭的研究项目得以在家乡济南落地转化。

  他与团队共同研发的“神经假肢”目前已拿到山东省首个“功能性电刺激”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能帮助脑卒中患者完成一系列不同的上肢复杂功能任务的医疗器械,如喝水、倒水等。

  “我们针对的人群就是中枢神经损伤患者,通过建立电子‘神经旁路’,帮助包括脑卒中、脑瘫、脑外伤等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孙明旭说。

  《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显示,根据既往研究数据,中国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并以每年约9万人的数量增加。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为1242万。在孙明旭看来,目前这类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工作,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住院时间短,二是康复强度短。

  “现在英国的脑卒中临床指南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从事3个小时康复训练时间。而我们国内可能目前也就是45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所以患者很难在出院后三个月的黄金康复期,达到最理想康复效果。”

  谈及个人科研规划,孙明旭提到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问题——康复训练强度与临床效果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 孙明旭说:“你完全可以想象每天康复训练1小时,一定比半小时临床康复效果要好,1.5个小时一定比1个小时训练效果要好,但是训练5小时一定比4小时好吗?不一定。所以我要找到那个临界点。”

  “如果能把这个临界点搞清楚,我觉得无论对于我们国家的医保政策,还是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都十分有价值。”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孙明旭:为大脑与四肢重建“神经旁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