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孟利铮):坐落于渤海湾西端的天津港,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它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见证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飞速发展。
2024年2月26日,记者跟随“瓣瓣同心 心相连”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该码头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仅用时一年零九个月,创造了同等规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这座老港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新科技让港口更“智慧”
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
站在第二集装箱码头标志性建筑七彩廊道上远眺,一片色彩斑斓的自动化岸桥和场桥映入眼帘,人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穿梭其间,科技感十足。
这样一座智能化码头是如何“炼”成的?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据介绍,第二集装箱码头开创多项“中国智慧”在港口应用的先河,先后形成76项发明创新,破解13项世界级难题。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天津港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与国外自动化码头采用垂直岸线的磁钉式技术路线不同,第二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布置平行于岸线,一侧做海运、一侧做陆运,以更好实现海陆运的平衡。人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塔载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通过边缘计算自主决策避障、超车,运用高精地图、车路协同,实现更智能、更精准、更安全的行驶。
“这些都得益于近些年我国科技的发展,5G、北斗、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才能够实现落地应用。”第二集装箱码头副总经理高延辉说。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也被业内称为改变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级路径的“天津港方案”。对此,高延辉介绍道:“我们平行于海岸线的整体布置与传统人工码头布置很相像,这使得天津港的自动化方案更适合传统码头的全自动化改造,对现有码头布局改造小,成本更低。”
新动能让港口更“绿色”
天津港绿色零碳码头现场展示。
高度近200米的风机迎风转动,它们是实现零碳码头的绿色“密码”。
据悉,该码头的设施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而电力供应全部来源于“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这一系统通过风电、光伏发出绿色能源,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办公和码头生产,实现绿电供能100%自给自足,达成能源消耗和生产环节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1年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码头之后,我们天津港在去年实现了所有滚装码头的零碳运营。” 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天爱说。
从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到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再到港区全部滚装码头实现“零碳”运营,新动能不断拓展着天津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构建京津冀“海上门户”
目前,天津港拥有145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能够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京津冀企业走向全球、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天津港高质量打造雄安新区最佳出海口,让港口服务走遍京津冀,也让物流通道串起京津冀。
魏天爱介绍,目前,天津港已构建起京津冀陆运服务网络,设立了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服务总部,下设40多个服务网点。2023年6月,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为北京140余家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今年1月,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签约入驻雄安综合保税区,为雄安新区及周边企业走向世界建立高速便捷的通道。
“我们将努力构建京津冀海上大通道,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 魏天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