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服务”多维模式让社会救助有精准、有温度、有力度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1月15日 09:48:54
央视网 | 2024年01月15日 09:48:5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2023年,我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实现了对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低保对象、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的保障标准明显提升。

2023年,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经实现了民政、教育、医保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及时监测困难群众的困难风险,困难群众的保障范围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口和刚性支出困难人口延伸。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保障低保对象4044.9万人,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和7.7%;残疾人福利政策有效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已分别惠及1182万人、1573.3万人。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14.6万名孤儿和38.8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处处长 张琳: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以及开展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今年,我国将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物质+服务”多维模式让社会救助有精准、有温度、有力度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