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撤了官司 解了心结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12月03日 21:28:42
央视网 | 2023年12月03日 21:28:4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有时候,群众和行政机关之间会因为一些行政行为产生争议,甚至会引发行政诉讼。怎么化解这些争议,保障群众利益,实现群众的合法诉求?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怎么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为民行政?这都考验着人民法院的工作智慧。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对这类纠纷进行化解和调解,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正是这样的调解,曾经一次性使得112个行政诉讼案同时撤诉。

  2021年8月,为提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周边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周边的标准缝纫机厂社区进行整体搬迁。这个项目是当地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群众数千人。

按照相关的规划,标缝厂社区居民需要腾出原有住房,区政府将在新的地点为他们建设安置住房,由于标缝厂处于文物区域内,原有房屋要保留。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党委副书记邢象峰:“老厂房作为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是在文物区域内,它只能拆不能建;其二,过去的标缝厂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意义。因为当时是支援大西北过来的企业,对西北的建设也做过贡献。”

  张庚武今年73岁,是标缝厂的退休职工,他在单位分的老房子里已经住了50多年。

2020年底开始,区政府到社区宣讲搬迁规划和补偿政策。2021年9月28日,张庚武等社区居民与临潼区政府签订了《产权调换协议》,把房屋交给了拆迁指挥部,并约定在交付置换房之前给群众支付补偿费用,15个工作日内到位。

  不过,15个工作日的时间过去了,房子也交给了政府,补偿款却迟迟没有到位。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秦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亚锋:“一个是疫情原因,这项工作暂停了;第二个原因,这个工作涉及的时间紧、任务重,40天完成了1800多户的协议签订任务。这个协议签订过程中,资料有好多缺失,或者其他的反反复复,就延长了这个时间,所以各种原因交织在一块超过了15天。”

  因为疫情和材料不全导致进度慢,可以理解,但社区的群众们左等右等,几个月过去了,钱还是没到位。

  为了讨回应得的安置补偿款,张庚武和部分社区群众到临潼区政府进行协商。

几次协商未果后,2022年4月,张庚武、王军朝等112名标缝厂社区居民分别向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临潼区政府支付征收安置补偿款及利息。

2016年司法改革后,西安铁路中院负责集中审理西安和安康两市的行政案件,每年会受理不少的相关案件。但是这次一下子接到了112份诉讼材料,该如何处理呢?事实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各级政府为代表的公共利益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利益时常会发生碰撞,这使得行政诉讼长期以来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这意味着,单纯依靠诉讼解决问题,人民法院必然不堪重负。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郭修江:“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定要从政治上看,从法律上办,要实现行政审判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因为行政诉讼制度是民告官的一项制度,往往涉及到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我们处理好行政案件,就是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拉近了,让老百姓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让老百姓更加信赖政府,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

  诉讼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中要求,人民法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评估行政诉讼风险,引导起诉人选择适当的非诉讼方式解决,充分发挥“调解员”的作用。接到这112份起诉材料后,西安铁路中院首先进行了评估。

  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左昆:“这是一起因为行政机关没有按照安置补偿协议约定兑付安置补偿款而引发的一个群体性案件,涉及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保护的问题,也是当地政府一个重点项目。涉及到的群众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也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一些因素。”

  于是,西安铁路中院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立案受理进入诉讼程序,而是启动了预防协调处理机制,向临潼区政府送达了《重大敏感案件告知函》。根据机制,西安铁路中院联合当地司法局,协调区政府与群众进行调解。然而,同时面对112个起诉案件,协调难度可想而知。

  左昆:“这个案子在协调过程中,我们认为最大的难点和挑战就是涉及的人数非常多。在这个协调过程中,如何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让各方都能积极参与到协调中来。既能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能依法监督政府,同时还能发挥司法服务保障大局的作用,促进推动重点项目,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第一次调解中,群众的不满意、不信任情绪还比较多,而且涉及行政机关及主体责任单位也比较多。在规定的诉前协调期限结束时,双方没有能够达成一致意见。

  左昆:“在这种情况下,我院及时终止了诉前协调,对112件案件进行了正式的立案受理。”

面对涉及人数众多、涉及重点项目的行政诉讼案件,如何审理,考验着人民法院的定力和智慧。立案后,西安铁路中院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走诉讼流程,而是继续积极协调临潼区政府和群众进行沟通。目的还是按照中央的一贯的精神,要协调各方共同努力,实质性地去化解这样的争议。而且,对于这批特殊的112个起诉案件,如果简单地进行判决,难以实现案结事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左昆:“一审如果做出简单判决,当事人不服,可以提起二审,二审又多了100多个案子。如果有一方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在这个过程中又多了100多个案子,如果进入执行程序那也是100多个案子。”

  有了第一次的铺垫,这次协调时目标更明确,承办法官多次深入实地走访座谈,寻找问题症结。

  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王军朝:“重视到什么程度,当时中院派了管我们案子的主审法官,还有法院的一个工作人员一起到临潼来,召集了我们112户选派的代表。当时我记得好像是20个不到,在我们拆迁指挥部的3楼办公室专门召开了座谈会。”

  在区市两级政府的配合下,西安铁路中院制定了化解方案,并指导临潼区政府完善了项目资金专户设立、协议审核等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调解终于取得了成效。临潼区政府承诺,要加快履行合同义务,并且给群众先行支付了一些补偿费用。

王军朝:“通过做工作相互谅解,我们仅仅是要个理,要个说法,政府也体谅我们,也给了一定的行政诉讼补偿费用,所以我们也觉得满意。”

  到2022年10月底,相关群众的安置补偿款基本都分发到位,最终这批112个行政起诉案全部撤诉。同时,与本案相关联的数十件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也全部撤诉。

  李亚锋:“通过调解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我们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应用,政府要依法行政,一旦跟老百姓有矛盾要及时化解。”

沟通,变通,说通,让这起重大、敏感而复杂的纠纷,打通了堵点。

  通过化解,不仅让群众利益得到保障,群众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也让行政机关提高了依法执法水平,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据统计,2023年1月到9月,全国诉前调解行政结案1.4万件,同比上升34.17%。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郭修江:“积极推动地方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建设让老百姓更多通过非诉的机制去解决行政争议。下一步将完善府院联动的顶层设计,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联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政争议的发生。”

  法官讲法、群众说理、政府纠错,使得这一批112个行政诉讼案同时撤诉。这样的协调化解,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开了老百姓心里的“疙瘩”,也促进了整个重点项目安置补偿工作的规范开展,保证了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用这样的主动作为来实质性化解纠纷,可以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的有益之举。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焦点访谈:撤了官司 解了心结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