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 2023年11月20日 10:23:34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 2023年11月20日 10:23:34
原标题: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正在加载

  作者: 张乐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专任研究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生产力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体系,是理解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钥匙。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赋予了时代新内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首先,新质生产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首先,它是指劳动生产能力。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其次,它是社会部门的集体生产力。在特定生产领域,劳动者基于劳动分工,进行劳动协作,“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也即是集体生产力。最后,它是社会总和生产力,也即是广义的社会生产力。一个社会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总能力、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合力,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与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如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甚至宗教观念)的全部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总结果”,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包括五大观点:一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二是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其中不断更新的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三是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科技进步推动生产资料效能的提升,使得劳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发展,都是先从机器设备开始,制造业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支撑性部门;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提出通过发动武装革命才能推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社会,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与革命一样具有扫除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并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能把当代人的幸福建立在对后代人的资料的过度消耗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观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对生产力的认识进行了新的深化。

  最后,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了新的理论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新的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使生产力概念得到新的理论跃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进一步丰富了生产要素的内涵。生产力是所有生产要素综合发挥作用的总和力量,其中的生产要素是指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时必须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支持。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新质生产力中更加强调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作用,在内涵上突出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角色功能。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主要依靠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以及由引发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以此带动社会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其二,指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新方向。形成新质生产力有两大方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与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是指科技资源在不同活动主体、学科领域、时空上的分配与组合。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是促进有效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以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为形式的复合配置两种方式。第二个发展方向则是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其三,给出了新时代发展生产力的清晰目标与具体任务。无论是强调创新驱动还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的历史新机遇,深化改革,清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各种障碍,增强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尽快形成有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力新质态,实现增长方式转型,以此成为塑造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动力源泉。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大潮,要遵循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规律,科学合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结构,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第一,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形成创新高地。人才是劳动者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也是生产力。创新驱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才驱动,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首先,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领未来的先进生产力,那些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能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人才正是形成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他们大多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培养战略科学家,一要加强党和国家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领导和指导;二要善于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的人才中选拔,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发现和锻炼;三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培养那些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其次,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效应。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建立特殊调配机制,通过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注重引进海外优秀科学家,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组建“卡脖子”技术的攻坚团队,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人才。进一步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通过学术传承和梯队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保障国家战略人才梯队始终有源头活水。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高技能工匠培养体系,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最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要想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生竞争新优势,需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创新能力及相互作用的聚集效应。在布局上,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示范区,建设高水平人才中心。在机制改革方面,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高科技综合研发平台,通过向用人主体授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和建立完善科学动态的人才评价体系等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创新高地。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科技创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是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量的生产力,创新是关键。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以自主为特征要求的科技创新需要从以下几点着力:

  首先,加强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其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源头解决“卡脖子”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其二,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充分保障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强化全社会对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的支持。完善评价机制,以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探索长周期评价和国际同行评价体系,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其三,开展广泛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坚持开放思维和互惠共享理念,通过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研究项目、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等方式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其次,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汇聚地,也是创新的重要主体,更是生产力整合和发挥作用的枢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一,激发企业创新的愿意。通过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正面激励强化企业创新的动机;完善落实国有企业创新考核、激励与容错机制,同时健全民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打消企业“创新高风险”的顾虑。其二,提高企业创新的能力。修订完善鼓励企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途径。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推广“投资+孵化”模式,提升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其三,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再贷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等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第三,加快发展新兴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尤其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

  首先,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是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其中,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是优先事项。一是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提升这些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二是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是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四是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其次,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一是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增强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三是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数据中心、云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能力和平台设施建设,推动“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坚持鼓励创新和审慎包容原则,探索和创新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管理方式,形成有利于发展的适应性监管体系。四是鼓励企业在适当的情况下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市场化原则,完善制度和配套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加强政策引导,鼓励运用信托计划、委托贷款、直接融资等方式扩大兼并重组资金来源,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建立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完善产业、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最后,谋划扶持未来产业。保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持久动能需要未雨绸缪,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前瞻性布局那些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且具有高成长性、先导性、颠覆性的未来产业。一是做好产业引导。处在成长期的新兴科技的不确定性强,能否成功孵化出产业的市场风险高,企业行业的观望态度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谨慎度都较为明显,这期间需要建立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通过先导区建设多路径探索先行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示范园区,再进行复制推广。二是建设未来技术研究院,加强未来技术供给。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灵活的运营机制、多研究主体参与、多学科领域交叉、全流程创新组合的方式,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三是做好市场示范,推动未来技术应用成熟落地。在新技术市场不成熟、下游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下,需要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通过突出场景驱动模式,打造验证场景、试验场景、推广场景来培育未来技术的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和加速产业化。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