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守护好百姓“钱袋子”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11月02日 11:00:34
央视网 | 2023年11月02日 11:00:3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09.8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62倍。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1%,较2017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保险方面,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9.6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77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将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邹澜: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坚持人民至上,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李斌: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构建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三农”等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2023年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5%,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各家金融机构普遍加大了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31.53万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93.32%。

  截至2023年9月末,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有中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王春英: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区域开放创新。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守护好百姓“钱袋子”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