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博物馆:一眼千年的文化殿堂

来源:北京日报 | 2023年10月08日 10:10:56
北京日报 | 2023年10月08日 10:10:56
原标题:蔚州博物馆:一眼千年的文化殿堂
正在加载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韩梅 张家口日报记者 王晓娜 韩洁 亢春宁

  博物馆,一个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地方。它沉淀了一座城的历史,是过去的见证者,展出着历史演变下人类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果实。每件展品看似安静地置身展馆中,却并不沉默,讲述着古往今来的真实故事。走进蔚州博物馆,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眼千年的体验。

  县城里的国家二级博物馆

  蔚县,古称蔚州,地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被称为“中华文明三岔口”。3000多年的岁月在这里写就了壮美的历史篇章,至今留存了多达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地上博物馆”。位于县城南的蔚州博物馆,既是河北省面积最大、文物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也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1194件,其中珍贵文物371件。

  蔚州博物馆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结构为方形建筑,侧面为雷纹形状,雷纹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

  蔚县为何能留存下这么丰富的文物古迹呢?蔚州博物馆讲解员王艳萍告诉记者,在古代,蔚县是个重要的商业重镇,商贾辐辏孕育出繁盛的文化生活。曾经的蔚县,每个古堡有寺庙建筑、有公共防御体系、有娱乐的戏楼建筑,百姓对传统的敬畏、对家乡文化的尊敬使得文物保存至今。

  馆藏与历史完美结合

  博物馆入口处,一面大大的红墙上,如刻刀刻出来的“蔚”字,鲜艳夺目,吸引众人在此打卡。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随手拍摄下的自然状态就很抓人心,每张照片都意境满满,不需刻意摆拍。

  蔚州博物馆是一所集聚了收藏、宣传、科学研究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石刻、织绣等,藏品达万余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54件、三级文物253件。我们从一件展出的服饰上看到了古代人的纺织技艺,从一件陶瓷上捕捉到了当时的烧制水平。会说话的文物,穿越时空与今人见面。

  一件文物,几句讲解;一张图片,几个故事;一段历史,几代传承……馆藏与历史完美结合,生动诠释着全国文物大县的文化渊源、深厚积淀。

  镇馆之宝件件惊艳

  蔚州博物馆有十大镇馆之宝,件件惊艳。

  深曲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文物。青铜彩绘雁鱼灯,汉代“黑科技”台灯,可调光又环保。彩绘侍女烤肉串图陶灶是我国发现最早烤肉串的实例。朱业微石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北魏石造像中较早的一件,我国现存早期石造像的上乘之作。绿釉贴花塔形莲花座陶罐,唐代陶器的精美代表文物,这一时期中西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实物例证。绿釉凤首陶壶,殿堂级瑰宝,中西民族文化融合的实物例证。青釉瓷洗,北宋瓷器中十分珍稀的精品。彩绘七佛仰莲座单层檐木塔,历经千年完好保存。须弥莲座双重檐金舍利塔,辽代舍利塔,该塔为金质,是精美宝贵的质料与繁复高超技艺结合的产物。康熙手书台省箴行书轴,至今依然完整,成为人们解读康熙治国之道的珍贵史料。武殿森摄

  青铜彩绘雁鱼灯: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

  在蔚州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中,有一件名为“青铜彩绘雁鱼灯”的国宝级文物。它是2000年前汉代所使用的灯具,2012年出土于蔚县杨庄窠乡。

  蔚州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彩绘雁鱼灯,全系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其整体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全身施彩绘。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和照明角度。灯表面有彩绘,经过漫长岁月,很多已经脱落,还能看到残漆。

  青铜彩绘雁鱼灯因雁和鱼的身体都是空心的,点燃燃料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雁鱼灯的四个部分可自由拆装,便于清洗。雁鱼灯因造价昂贵,是只在贵族中流通的用品。该灯构思设计精巧合理,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蔚州博物馆:一眼千年的文化殿堂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