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系列报道《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时》,今天(7月27日),记者带您深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总台央视记者 宋达:新征程上看中国,共同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这里是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的铜鉴湖,水清岸绿、白鹭栖息、鸟语花香,远处是错落有致的湖埠村民宅。要不是看到这些老照片,我们很难想象就在六七年前,这片湖还是集中连片的温室甲鱼塘,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大家看到我身后这些伤痕累累的石头山,也诉说着三十多年前村民以开矿谋生的历史。这样的改变开始于一场浩浩荡荡的“全域整治”。
2016年开始,西湖区对双浦镇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清堆场、拆违建、造水田、靓村貌,双浦镇3000名党员带头跳到脏水塘里治水。如今,甲鱼塘全部被清退,废弃矿山也被修整复绿。全域整治消除了“脏乱差”,实现了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以湖埠村为例,2014年,村里开始统一收集村民生活污水,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净化,成为杭州市首批首个污水“零直排村”。
农污管理技术员 韦星任:这里就是处理之后的出水情况,您可以看到,这杯水是非常清澈。
记者:很干净,没有味道。
农污管理技术员 韦星任:这边有三个杯子。首先,这杯水是处理之前的,你可以对感受一下,这个是生活污水。第二个杯子里就是我们终端出水。
记者:很干净了,而且这个杯子(里的水)没有味道。
农污管理技术员 韦星任:第三个杯子就是自然的地表水。
记者:这里是湖水。你看,这两个杯子(里的水)处理之前跟处理之后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2022年,湖埠村上榜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成为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的美丽乡村。
双浦镇湖埠村村民 杨志华:我养甲鱼塘、养鱼塘都有10多年了。收回来,当时我们心里也好像感觉不太舒服。现在弄好之后,我们想想看,原来的村子的面貌(一新),河道也改了,我们开农家乐收入都比较好。特别是双休日,路上的车子都没地方停,游客比较多。
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发布的18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双浦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成为生态中国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中国陆续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完成治理修复面积530多万公顷。去年底,“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联合国环境署官员 娜塔莉亚·阿列克谢耶娃:我们认为,这个奖项获奖的案例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
在山水工程的基础上,如何在人类活动更为密集的大都市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近年来中国的一项新探索。五年前,“公园城市”重要理念在四川天府新区首次提出,意大利人张卢卡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中国意大利商会副会长 张卢卡:我在这里(生活了)算10年吧。十年前,这里是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先有了一个小小的湖,后面有了大片的绿地,才有了一些后面配套建筑。
记者:所以说,你怎么理解“公园城市”这个概念?
中国意大利商会副会长 张卢卡:“公园城市”我觉得从一个城市规划的顺序来讲,它彻底推翻了之前的理念。没有先盖楼再修公园,是先修了公园再盖的楼。这里的绿化听说是达到70%,然后才是30%的楼房。所以,我觉得,这个理念都超过欧洲的一些小镇。
张卢卡说,他曾经在伦敦读大学时就爱逛公园,现在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光。一到周末,他和妻子就出门逛大大小小的公园,走走停停、喝杯咖啡、读几本书,双休日可以在公园里待上一天半的时间。
记者:湖面上我看到只有一处配套设施,就是书店,很有艺术感的造型。
中国意大利商会副会长 张卢卡:商业的逻辑很不一样,它这里修的是书店,还有一些文创类的店铺,文化氛围非常浓,商业氛围就很弱。这是最棒的地方,因为可以边看书,边看美丽的环境,还可以看水质。水质这里是达到了Ⅱ类,其实跟家里水龙头的饮用水标准(一样)。它是通过植物,能够净化过滤。
张卢卡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周末爱逛商场变成周末爱逛公园,公司开会从在办公室开变成在公园开,程序员写代码从对着墙壁写变成对着湖景写。
中国意大利商会副会长 张卢卡:这样(公园城市)的好处是让人慢下来,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也有助于人们的创造力。很多高新技术的企业会把他们的总部搬到天府新区这边来。这样的一个环境会激发他们很多的创意的诞生,所以非常不错。
总台央视记者 宋达:近十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比如,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但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进一步满足广大百姓对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