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学家|杨春和: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29日 14:50:10
央视网 | 2023年05月29日 14:50:1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点亮精神火炬”。从今天(5月29日)起,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大国科学家》,带您认识几位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两院院士,讲述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故事,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今天先来认识一位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他主持建造了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解决了层状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库资源转变的传奇,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在湖北潜江江汉盐穴储气库现场,杨春和院士和科研团队正在进行储气库运行参数的监测与分析,这里是中国最深的盐穴储气库,建成后,对确保我国中东部乃至全国天然气用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井底的压力对我们整个安全特别重要,能不能再提升一些上限压力,再(降)低一些下限压力,就像一个罐子,压差越大,我们装的气越多,经济效益越好。

杨春和院士从事盐岩地下油气储备的研究已有20多年,是我国层状盐岩储气库的开拓者之一。

盐穴储气就是利用盐矿开采后留下的空腔,或者在地下盐岩中溶出一口巨大的“天然溶洞”,将天然气储存其中,具有储量大、成本低、密封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能节省地面土地资源,它的运营费用仅相当于地上库的三分之一左右。

1999年,获得美国内华达大学地质工程博士学位后,杨春和回到祖国,“向地下要空间,储存天然气”,杨春和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时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国外早就有了,我们国家从2001年才开始做研究,国外做的(盐岩)厚的有将近2000米厚,就是纯白的,但是我们国家是湖相沉积层状结构,有很多夹层、品位又低,所以当时我们开始做这个工作,反对声实际上还是挺大的,大家担心会(泄漏),还有会垮塌。

我国盐层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在国外遇到这种地质条件都直接放弃建库,但杨春和想法非常坚定。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当年就想能做成。盐穴储气库关键技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技术方面不要被别人卡到脖子,完成我们特有地层的盐穴的一些认识,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储气库。

面对巨大阻力,杨春和迎难而上。我国地层复杂,那就逐个反复试验比对,江苏金坛、湖北潜江、河南平顶山……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上,几乎所有能用于储备油气的盐岩地下空间都留下了杨春和的足迹。在杨春和的实验室里,有从全国各地采集回来的盐岩样本,对这些他视若珍宝。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这是我们从全国各地采回来的从800米到2000米不等深度下的岩心,上面你看这一块是盐,这么一点小薄的夹层是含泥的,这种夹层的界面是否会产生泄漏、对垮塌是否有影响。

记者:我们整个做了多少实验?

杨春和:将近2000组。

最终,科研团队用科学数据证明了中国层状盐岩的强度对于地下油气储备来说完全可靠,回应了外界对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质疑,中国盐穴储气库开始了自己的特色建设之路。2007年,杨春和的构想终于变成现实——江苏金坛储气库正式投产注气,成为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这座埋在地下1000多米的储气库,每个溶腔可储存几千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利用金坛盐矿开采后留下的溶腔建库,节约建设成本达1.25亿元。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增加了我们国家在天然气供应下的应急保安(保障安全)能力,像突发天气下的一些调峰;第二,如果上游供应中断,可以用储气库进行保安(保障安全)。

2014年,杨春和不幸身患重症,但手术后不久他就回到科研一线。2015年,金坛储气库发现微渗层,出现气体漏失问题,杨春和得知后,不顾疾病缠身临危受命。他提出一种全新技术——利用盐岩重结晶对储气库进行封堵,并迅速开展金坛储气库关键微渗层的重结晶课题研究,微渗层封堵难题被成功解决。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我个人认为科学家的使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担当,做科研和做人有相似之处,要执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洪岭:即便现在年龄比较大,也做过手术,但是他的精力依然非常充沛。杨老师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他永远是最早的。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不仅要让盐穴储气库在中国“落地生根” ,还要“开花结果”。抱着这样的信念,杨春和团队陆续开发了近10座盐穴储气库,为中国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以及川气东送工程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春和:储气库从0到1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要对下面的地层进行分类,哪些适合做哪些储备?我们这个地层未来可以储油、储氢、储氦,可以叫作多场景、多元素的综合应用,这是我们一个攻关重点,是我们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大国科学家|杨春和: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