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完工 激发中国经济发展新活力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27日 13:43:03
央视网 | 2023年05月27日 13:43:0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26日),昌九高铁首座隧道——箬岭山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196米,施工人员克服围岩破碎、拱顶易掉块等困难,历时207天实现贯通。

九江至南昌的昌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长1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梁59座92公里,隧道21座19公里,桥隧比为82.19%。

黑龙江:全球最大叶轮直径陆上风电机组下线

昨天(5月26日),全球最大叶轮直径陆上风电机组在黑龙江大庆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超大型陆上风电机组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据了解,此次下线的风电机组叶轮直径超过230米,相当于3.6架波音747并列翼展长度,它的最大扫风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在满发风速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21度电,平均每年可输出3500多万度清洁电能。

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工程师 王龙宽:整机配有超过2000个智能化传感器,实现了机组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自我控制的决策。超长的叶轮直径使得机组拥有更好更强的捕风能力,进而提升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超大的单机容量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该风电机组的成功下线也标志着大庆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具备年产500台(套)单机功率5.0MW及以上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和1500支超长叶片的制造能力,推动东北地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链条式、集群化发展。

昨天(5月26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自主设计的全球第一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正式交付。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是开采深海油气资源的高端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可实现海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加工、储存、外运,被称为“海上石油加工厂”。昨天交付的船型是世界首个应用最新规范设计的超大型海工项目,可适用于全球多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

全球最大:总长364米 排水量46万余吨

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总长364米,型宽64米,型深33米,排水量46万余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度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经理 倪建伟:适用于全球多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每天可以处理原油22万桶,相当于占地10平方公里的陆地油气加工厂。同时,设计寿命30年以上,能够承受飓风袭击。

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不仅能开采石油,进行原油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还是一个集人员居住与生产指挥于一体的大型海上石油生产基地。可以快速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油气开发,还有着建造周期短、机动性强等独特优点。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经理 倪建伟:全船共有房间80个,可同时容纳158人居住,高效稳定的货油及压排载系统,实现了储油量高、防腐等级高的设计要求。

昨天(5月26日),重达12000吨的海上油气平台——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在青岛建造完成。平台多项技术实现首创,年内投产后,可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

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8腿多功能综合海洋油气平台,平台高32米,长65米,宽56米,投影面积近9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平台包括三甘醇吸收塔、闪蒸汽压缩机等生产设备以及一座可以容纳120人同时工作的生活楼,总重量达12000余吨,相当于1万辆家用小汽车的重量。

海油工程渤中19-6项目副经理 薛东升:平台搭载两套由国内首次自主设计、总装集成的天然气深度脱水装置,经过该装置处理后的天然气,即使在52兆帕高压、-38℃的环境下,也不会有水析出,技术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大幅提升油田稳定供气能力。

中心平台管线总长度达29000米,超过三分之二个马拉松长度。管线多为高压、大壁厚管线,施工难度大、焊接要求高。以24寸天然气管道为例,两名经验丰富的焊工轮流作业3天才能完成一道焊口焊接作业。平台焊口总数达36000道,最终检验合格率100%。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项目负责人 陈涛:中心平台设计油气年处理能力超500万吨,平台在陆地完成拖拉装船、固定、检验后,将于7月运往海上开展安装、连接、调试工作,预计2023年底投入试生产。

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所在的渤中19-6气田是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的千亿方大气田,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完工 激发中国经济发展新活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