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将蕴藏在“中国之制”中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了“中国之治”的显著成果,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了发展民主的中国智慧,展现了什么样的民主才是真民主、好民主。因此,要讲清协商民主中蕴含的中国道理和中国道路,就必然要阐释好其本土经验与世界意义。
一方面,就其本土经验而言,协商民主的中国实践,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这条道路具有何种优势提供了启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协商民主的早期实践,而政治协商也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协商民主从一开始就是高度制度化的民主,能够依托于党和政府的力量稳步推进,从而发展出了包括政协协商、政党协商、社会协商、公民协商等接地气的丰富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协商民主制度更是不断发展完善。相应地,其功能也不断拓展,不仅继续发挥着凝聚共识、团结力量的政治功能,而且也在改善社会治理、改进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好民主带来好治理,人民又因为好治理更加认同好民主的良性循环,也彰显出中国式协商民主在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具体现实问题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中国式协商民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检验民主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所以,它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也保持了同步协调的发展。它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民主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这个框架中,中国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和其他形式的参与民主之间是协同发展的关系,并且高度适应于中国特色的“强政党—强国家—强社会”的总体格局。实践证明,中国式协商民主能够很好地回应时代与人民对于民主参与的诉求,而这也恰恰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性与制度优势所决定的。因此,认识协商民主中国经验的过程,也就有了窥斑见豹、总结中国道路普遍规律的意义。
另一方面,就其世界意义而言,中国式协商民主启示着广大后发国家,要在民主建设过程中建立自信、保持自主,遵循自己的需要,也遵循民主发展的科学规律,去探索更多建设民主的可能性。在中国实践中,协商民主不是局限在有限领域内的,而是广泛涉及国家、政党、政策、社会层面的民主生活,是整体嵌入到中国民主发展的过程中的。它不是外来的产物,而是本土原生的民主,它的发展,不会带来“民主化陷阱”,而是能更好地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为人民带来共享共赢的现代化成果。这些经验,都有助于后发国家摸索本国民主发展道路。
从中国经验中,人们可以看到:协商可以成为民主社会中的一种常态,博弈和冲突可以通过协商得以化解;人们之所以选择协商,也并不是因为斗争的代价过大,而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自愿合作的好处。此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启示在于,协商民主可以实际地解决问题、凝聚共识。因此,后发国家完全不必担心民主与现代化目标间的兼容问题,可以更加主动地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
总之,协商民主的中国实践既服务于中国的发展,也在实质性地改变着世界。从它的成功中,人们重新认识了民主的普遍规律。着眼于它的未来发展,我们也应该相信,只要中国沿着自主自信的道路继续推动协商民主的探索,中国式协商民主就必然会造福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并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林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