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新征程上奋斗者 绿色 山水间的守护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01日 21:54:09
央视网 | 2023年05月01日 21:54:0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系列节目“新征程上奋斗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五一”假期,大家纷纷结伴出行,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春天的美丽风景。青山秀水,每每让我们流连沉醉。而这旖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梦幻的打卡场景背后,都有人在进行维护和治理。为了守护绿水青山,假期里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认识几位这样的劳动者。

为了迎接“五一”假期,黄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这段时间更加忙碌。每天早上6时,游客还没上山,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李培生在黄山从事放绳工已经20多年,他上午要和搭档一起前往莲花峰下的一处峭壁。当李培生捡起悬崖下的塑料袋,顺着绳索爬上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24年前,在黄山景区工作了两年之后,李培生从其他岗位转岗过来,成了景区的一名放绳工。

黄山放绳工李培生:“当时下去肯定怕,翻过栏杆一刹那,回过头看到悬崖下面的时候,那是万丈悬崖,心里也没有底。”

经过刻苦专业训练和长期实地操作,如今的李培生对这个工作已是驾轻就熟。翻越、攀爬,再翻越、再攀爬,这一套流程,他自己也不记得到底重复了多少次。

李培生:“放绳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不管哪里有垃圾,放得再长、再险的地方,我们只要看到垃圾,就必须去捡起来,我们要把黄山保护好。”

去年4月,因为工作出色,李培生和黄山守松人胡晓春一起参加了一个生态文明培训班,在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深有感触,两人一起给总书记写了封信,表达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不久后,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了信。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尽管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说起总书记的回信,李培生仍然难以平静。

李培生:“我们一定像总书记期望的那样,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把黄山的一草一木保护好、维护好。”

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的守松人,他和李培生一起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的鼓励坚定了他守护好黄山生态的信心。

黄山守松人胡晓春:“践行好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把绿水青山守护好。”

一句守护,背后是胡晓春13年的付出。他的职责主要是守护玉屏峰附近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标志之一。每天早上7时,胡晓春便开始了巡护观测工作。

天气好的时候,他每隔两小时巡护一次,遇到恶劣天气,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巡查一次。每次巡护工作结束后,胡晓春都要回到小屋,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迎客松的生长数据和细微变化。他已经记录了80多本迎客松日记,超过100万字。


对胡晓春来说,守松不难,难的是坚持。一年365天,胡晓春有300多天住在山上,与迎客松朝夕相伴。一旦忙起来,几个月不能回家,好在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才让他坚持至今。

寒来暑往,在游客的眼里,迎客松始终苍翠挺拔,在这背后,除了守松人,还有黄山风景区一代又一代的工作人员不间断地付出。2016年,吴贻军从安徽农大博士毕业后,来到黄山从事古树名木、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他和同事一起研发了不少新技术、新材料,使黄山古松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提升。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吴贻军:“最早我们采用硬支撑,但是常年给它撑着,迎客松也是一个生命体,它会感觉前面有人撑它,会逐渐向前生长,对整个生长是不利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吴贻军的苦心钻研下,他们发明了一种双向双刚度弹性支撑杆,可以通过安装在弹性支撑杆里的力学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分析比对,更科学地去调整支撑杆的力度。

黄山古树名木众多,其中有54株被列入世界遗产。在景区工作人员的严格保护之下,这些古树名木长势旺盛,向来自全球的游客展示着中国的生态之美、山水之美。

吴贻军:“作为景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强科研攻关,用科技手段守护好美丽黄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经成为现实,也有很多人为此在默默付出。

每年的3到4月,四川青神县都将迎来萤火虫的最佳观赏季。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赏萤地之一,大量游客走进山林,追逐流萤飞舞的梦幻。

漫天流萤,如诗似画,但要留住这样的美景并不简单。今年53岁的郑开春是青神县的一名萤火虫监测员兼护萤员。

四川眉山市青神县萤火虫监测员郑开春:“观看萤火虫的时候,不能把白光打起,照相的时候,把闪光灯一定要关了。”

郑开春使用的是特制的头灯,它发出的红光不会伤害萤火虫,能够让监测员近距离接触、观察它们。萤火虫对栖息环境的要求极高,被称为自然界的“生态质检员”,强光、噪声、垃圾污染都会对萤火虫及其栖息地带来破坏。郑开春工作时,既要确保环境无污染,还要监测萤火虫的数量。

兰厂沟1.5公里的赏萤带,郑开春每晚都要一个人在黑暗中巡查5遍。离开萤火虫分布区域后,他还要对当地的温度、湿度、月相等环境信息收集和记录。回到家时往往都已近凌晨,等到把收集到的数据上传之后,当天的任务才全部完成。

每年的第一只萤火虫在什么时间出现,郑开春和他的同事都第一个知道。3年来,他们不仅新发现了十多处萤火虫栖息地,还新发现了3种野生萤火虫。

郑开春:“小时候才见到的东西,在我已经年过半百的时候才又看到了,说实在话,心里非常兴奋。当时就想如何能把萤火虫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看到。”

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副县长万红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重点要保护好萤火虫的栖息地,同时要深化生态产品培育,让萤光经济点亮乡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2020年,青神引进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成立了西南萤火虫保护和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人付新华教授专注研究萤火虫20年的时间,中间也碰到过不小的挫折。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付新华:“2006年,在四川峨眉山发现非常壮美的穹宇萤之后,2007年同样的时间,我一个人背包去看的时候,一只都没有了,真的非常可惜,那时候心情特别失落。”

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信号灯。十多年来,随着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开展,付新华惊喜地发现萤火虫又回来了。经过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测算,每年高峰期,仅青神一地的萤火虫就有上亿只。付新华建立的中国萤火虫地图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的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探索萤火虫人工繁育技术。经过十多年艰苦研究,付新华突破了水栖萤火虫工厂化的繁育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城市里可以“四季赏萤”,还能给萤火虫的利用带来新的可能。

付新华教授正在探索的是“稻萤共作”模式。在他看来,水栖萤火虫是保护水质的“小卫士”,它们可以监测和监督稻田的水质。这样,“稻萤共作”既可以监测稻田的水质是否干净无污染,也可以让公众看到更多漫天飞舞的萤火虫。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焦点访谈:新征程上奋斗者 绿色 山水间的守护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