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策问|对话院士:让科研成果转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10月25日 17:30:17
央视网 | 2022年10月25日 17:30:1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云起.策问》聚焦实体经济创新实践和知识产权保护,撕掉过往的标签,讲述光环背后的故事,记录时代人物、传播创新精神,致敬科学的力量。

  本期节目主持人李策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话姜标院士。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姜标团队,潜心研究小分子领域20余年,他们既有“国家事”“国家责”的大国研究发明,也有像“大蒜消毒剂”这样成果转化,造福寻常百姓家。科学家的成果转化,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当前及未来的科研工作还存在什么痛点与关键点?实验室产品工业化的过程中,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怎样的问题?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有怎样的建议?总台央视网主持人李策针对这些问题,在本期节目中与姜标院士进行了深入访谈。

  姜标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绿色化学研究与产业化推进,在清洁生产工艺和精细化学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及有影响力的成果,致力于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产业痛点及难点。

  本期《云起.策问》访谈提要:

  ·科研成果大蒜E素消毒剂的前世今生

  大蒜E素的研究源于十三五期间保护文物的国家任务,后基于其消毒功能推广至粮食储存与安全、公共场所消毒等方面。如今,利用大蒜E素抗菌防霉作用,测试空气和物表消毒后对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好,故与企业合作,正在机场、大会等公共场所进行推广。

  ·中国小分子研究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小分子的研究水平目前与国际相当,但在应用上差别较大。在从单一化学研究到未来交叉融合的新形势下,小分子研究在各个领域的意义会越来越多。

  对于未来的研究,一是基于双碳目标,当前的痛点是如何推进二氧化碳转化,如何用最廉价的催化剂、最温和的条件,使二氧化碳能够转化成甲醇等有用化学品。二是做定向的靶向治疗,利用人体内的E3酶降解癌细胞,降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产学研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和难点

  应用性研究直接与百姓、国家的任务有关,针对产学研,为实现保证效果和控制成本的平衡,需要基础化学家、应用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三者的紧密联系。

  知识产权保护的正是产学研工作,当前科研院所、高校存在专利实施中能促进成果转化的人才相对较少的痛点,此外对专利深度剖析与理解的欠缺和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也是当前需突破的瓶颈。

  ·科研成果要注重转移转化 更好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姜标表示未来20年将更多地推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

  他希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能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了解生产过程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后带回来再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在实验室造文章。“好的科学家要对现实问题敏锐,为解决现实难题,把实验室产品变成工业化的产品,既要保证效果又要控制成本,注重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更好地为为国民经济服务 走进寻常百姓家。”(制片 李策  统筹 汤艾一)(推广)

《云起.策问》录制现场

《云起.策问》录制现场

编辑:吕莎莎 责任编辑:张兰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云起·策问|对话院士:让科研成果转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