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举世闻名的千手观音,到如今从未对外开放的舒成岩摩崖造像,文物修复师陈卉丽在过去的30余年的时间里,坚守在文物保护修复一线,带领团队承担起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75处5万余尊造像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作为二十大代表,陈卉丽听完报告后,对科技助力文物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她将联手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科研院所,攻关关键技术,守护国之珍宝。
在代表陈卉丽的房间,桌子上铺满了各种大足石刻文物修复图片。每天会议工作结束,陈卉丽就开始沉浸在修复工作中。她正在绘制研究的是目前国家交给她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宝顶山的圆觉洞综合性保护工程。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是我国继敦煌莫高窟后第二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作为技术带头人,陈卉丽这些年不断攻克修复难题,被称为全国石质文物修复第一人。
从文物讲解员到修复大师,陈卉丽在文物修复一线坚守30年,她始终秉承“择一事,终一生”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潜心耕耘,一丝不苟。
作为二十大代表,她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发现党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有力。未来,她要汇聚更多领域专家,着力攻克文物病害机理,加强科技支撑文物防灾减灾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
陈卉丽说,文物工作者是古代和现代的摆渡人。除了修复工作,她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让非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