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四川:努力打造新增长极

来源:新华网 | 2022年10月01日 10:52:38
新华网 | 2022年10月01日 10:52:38
原标题:喜迎二十大|四川:努力打造新增长极
正在加载

  新华社成都9月30日电 题:践行新发展理念 汇聚创新澎湃动力——四川:努力打造新增长极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江毅、李力可

  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 赖小利(左)在捞水草(2022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金秋时节,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4500余亩水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几根水草随波漂荡。管护员赖小利站在小船上,熟练地伸出长杆网兜一捞一翻一抖,水草便被甩上船。

  今年53岁的赖小利已在兴隆湖当了5年“护水人”,亲眼见证了这里的生态转变和人气兴旺:“前几年,兴隆湖水是浑的,我一天能打捞6船垃圾。如今水清了,每年都有白鹭、三趾鸥、青头潜鸭,很多种候鸟飞来过冬。一到节假日,一天能有好几万游客。”

  这是2022年4月20日拍摄的成都兴隆湖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正式获批国家级新区。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牢记总书记嘱托,天府新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守70.1%的蓝绿空间,构建15条重要生态廊道,注重城市美学塑造……2021年,天府新区新增城市绿地和森林面积超7000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今年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启动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

  俯瞰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科研机构建筑大楼群(2022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行走在兴隆湖畔,蓝天白云绿水映入眼帘,清新空气怡人。25家国家级科研机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华为鲲鹏、海康威视等高新技术企业环湖分布;湖畔东北方向,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纷纷挂牌……兴隆湖周边正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

  读者在成都兴隆湖畔的中信书店内读书(2022年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我们在天府新区开启了科研新篇章,吸引国内外专家深入开展宇宙线物理相关研究,建设探测器设计和关键器件研发基地。”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王嘉图说,“整个园区像一个大公园,走出实验室就是公园,可以组织学术交流;周边创新型企业还可共享大型科研设备和科研数据,科研生态非常好。”

  在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信及芯片团队在讨论研究工作(2022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兴隆湖以北,天府总部商务区中交国际中心里人流如织,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智勇最近在“发愁”——两层办公楼快不够用了。这家公司入驻天府新区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天府新区良好的生态和创新创业环境很吸引年轻人,目前团队已有500多人。”他说。

  这是成都超算中心(2021年7月30日摄)。新华社发(蒋光丛 摄)

  兴隆湖南岸,一座如同魔方般的大型蓝色立方体建筑与湖水相映成趣,那是成都超算中心所在地。

  “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算力性能可位列全球前十。”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李佳佳自豪地说。目前中心已为30余个城市的720家用户提供计算技术服务,涵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20余个领域。

  俯瞰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科研机构建筑大楼群(2022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天府新区的蓬勃发展,是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勇担重任的生动写照。

  2021年,天府新区GDP突破4000亿元、增长9.7%;研发经费增长100%以上,创新动能不断聚集。肩负打造新增长极使命的四川砥砺前行,2021年GDP突破5万亿元大关。全省投入研发经费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营业收入达2.1万亿元,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加15.1%。

  9月26日,四川省计划总投资5900余亿元的219个重大项目在天府新区举行现场推进活动,项目涵盖能源、交通、产业园区等多领域,彰显出四川经济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和潜力。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喜迎二十大|四川:努力打造新增长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