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播出 第一集 废墟上的法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纳粹德国战败已成定局。同盟国领导人和法律界人士正在探讨一个问题:战争结束之后,该如何惩罚战争罪犯?20世纪上半叶,短短30余年间,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惨痛教训使得同盟国领导人认识到,有必要改变以往“以暴制暴”的惩罚战败者的方式,开创一种新的方式,对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清算,以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由此,纽伦堡审判应运而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进行的对国际战争罪犯的审判。那么,这一模式的开创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它有哪些成就和重大历史意义?而纽伦堡,这个屡遭轰炸、几乎成为废墟的城市又因何成为这次世纪审判的地点?
9月20日播出 第二集 开创先河审战犯
纽伦堡审判是国际刑事审判的一次全新尝试。可要通过审判的方式惩罚纳粹战犯,它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上的挑战。在没有法律规定和缺乏先例的情况下,如何将发动侵略战争定义为犯罪行为?如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不解决这些难题,纽伦堡审判就无法摆脱“成王败寇”的逻辑质疑和“以暴制暴”的手段质疑,也就无法真正从道义上清算纳粹战争罪行,防止战争的再次发生。那么,这些重大而又貌似无解的法律难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9月21日播出 第三集 审判章程的确立
同盟国经过协商,一致同意组建国际军事法庭来审判纳粹战犯。接下来,以什么罪名起诉纳粹战犯,成为纽伦堡审判面临的关键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审判在法律上的正当性。同盟国随后制定了《纽伦堡宪章》,这成为纽伦堡审判的“根本大法”,也成为日后国际刑事审判的重要法律基础。那么,纽伦堡宪章有哪些重要内容?它将如何解决起诉罪名等重大问题?
9月22日播出 第四集 开庭 举证
经过多次协商,同盟国就纽伦堡审判的起诉罪名、审判程序、法庭组织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对21名纳粹首要战犯的审判即将开始。犯下滔天罪行的他们却显得异常镇静,所有人都宣称自己无罪。关键时刻,一份电影胶片证据被提供到法庭上,它记载了什么重要内容?又将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纽伦堡审判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尝试,又存在哪些缺憾?
9月23日播出 第五集 纳粹元帅戈林受审
走上纽伦堡法庭审判席的21名被告中,德国大元帅戈林无疑是最重要的纳粹战犯。他长期追随希特勒,被视为接班人。然而,希特勒死后,他却主动选择向盟军投降,那么,戈林打的是什么算盘?戈林长期担任纳粹党和纳粹德国的重要职务,发动侵略战争,屠杀犹太人,罪行累累。在纽伦堡法庭上,他将如何为自己辩护?他最终又落得怎样的结局?
主讲人:徐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总编导:李民德
编 导:李让 闫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