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医师精神 共享血吸虫病防控经验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8月18日 18:03:15
央视网 | 2022年08月18日 18:03:1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二十世纪中叶,血吸虫病曾给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民众带去深重的灾难,夺走了众多人的生命,被称为“瘟神”。人感染血吸虫后轻则危害肠道、肝脏以及尿路功能,如腹痛、腹泻、血尿;重则出现肝损伤、肾功能衰竭、不孕症或膀胱癌。大多数患者骨瘦如柴,腹大如鼓,丧失劳动能力,妇女不能生育,儿童成侏儒。严重的地区家破人亡,田地荒芜。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广大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医师深入农村一线,在没有手套胶鞋等护具的情况下,冒着被血吸虫感染的风险,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他们时而奔走在田间地头查螺灭螺,时而穿梭在樵村渔浦间查病治病,哪里有疫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经过七十余年努力,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已于2015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的深入推进,与国外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境外输入血吸虫病给广大民众健康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快速诊断境外输入血吸虫病,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成为了摆在我国医疗和研究机构面前的难题。

  运用新技术解开非洲小伙5年病因之谜

  “终于找到病因了!谢谢你们!”非洲留学生吴有(化名)兴奋地对医生说。   

  今年6月,得益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团队应用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AA)开发的血吸虫病检测新方法,困扰了吴有5年的“怪病”(症状为乏力、血尿、尿痛)最终被确诊为埃及血吸虫病。这也是RAA检测技术在诊断输入性血吸虫病中的首次应用。

  2017年,在山东济南求学的吴有出现了乏力、血尿、尿痛的症状,在被诊断为尿路感染后,进行了抗生素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其后反复发作。2018年以来,因血尿、尿痛症状,吴有辗转无锡、上海、苏州等多家医院进行了多次对症治疗,甚至回国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多家医院甚至怀疑为膀胱肿瘤建议手术治疗。

血吸虫病病人就诊现场检验

  今年6月,吴有的求医之路出现了新转机。由于被怀疑为血吸虫病,吴有在医生的推荐下前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就诊。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血吸虫病室副主任张键锋介绍:“吴有的血清中血吸虫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但因感染时间较长,病原学初步检查结果为阴性,仍无法确诊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病人。应用我们自主研发的埃及血吸虫特异性基因检测技术检测病人尿液中的核酸,结果显示阳性,提示病人体内存在埃及血吸虫病原。经过讨论,决定再次对病人进行病原学检测,最终通过对病人全尿液沉渣镜检,发现了埃及血吸虫卵,确诊该病人为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据了解,经过规范化治疗,吴有现已康复。

  代代血防人攻坚克难 研发防治适宜技术造福疫区百姓

RAA检测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RAA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仅仅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专家攻坚克难的缩影。

  20世纪50年代初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曾有血吸虫病患者1160多万人、病牛120万头、钉螺分布面积148亿平方米,是当时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农渔业、水上作业(防汛、水上运输等)、旅游和休闲人员(钓鱼、游泳等)通过接触有钉螺孳生的江、湖、河、沟、渠、塘、水田等水体时就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副所长李石柱研究员表示,建国初期,我国血吸虫病防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血防专业研究队伍前赴后继,本着战天斗地、科学防治、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面对不同的疫情形势,不断研究出了诊断、治疗、监测和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适宜技术和产品,并且部分技术和产品已经推广应用至非洲及东南亚地区,推进了全球消除血吸虫病工作进程。

  诊断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血防专家们先后建立了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方法用于人群血吸虫感染检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LAMP、RPA、RAA等越来越多的核酸扩增技术被应用于血吸虫感染辅助检测。新技术具有更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可区分不同种属血吸虫、可同时检测大量样本等优势,将为我国检测血吸虫病提供一种新技术手段,解决漏诊误诊问题,降低病人的疾病负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许静研究员在2021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血吸虫病持续呈低度流行态势,现有血吸虫病风险监测技术与体系已不能适应与满足血吸虫病消除进程需求。部分流行区甚至一些已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地区的防治成果基础不稳,防控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防治策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国内首个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疫情研判和决策辅助能力,有效控制和监测血吸虫病的输入和流行。

  控制传染源与控制钉螺是消除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每年全国开展钉螺监测约58亿平方米,由于钉螺个体小且与部分螺类相似,钉螺监测存在耗时耗力和漏诊误判的问题。2021年,国内首款“AI智能识螺”产品问世,帮助基层工作人员和老百姓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钉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极大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控制钉螺技术主要包括药物灭螺、生物灭螺、生态灭螺等等。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推荐使用的灭螺药,自1972年以来被广泛使用。我国血防专家针对不同环境类型,开发出了氯硝柳胺悬浮剂、粉剂、颗粒剂等不同剂型,并建立了浸杀法、喷洒法、喷粉法、铲草皮沿边药浸法、缓释法等相关灭螺方法与技术规范,研发了基于喷灌机、喷粉机、无人机等设备的药物灭螺装置,最大程度保证了灭螺药物发挥作用。除药物灭螺外,专家们还因地制宜,创造了沟渠改造、水改旱、土埋、吸沙填埋、蓄水养殖、抑螺防病林等诸多生态灭螺方法。

  中国医师支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78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者超过1.4亿人,受威胁人数超过7亿。感染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包括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间插血吸虫。后三种主要分布于非洲。54个非洲国家和地区中,50个国家流行血吸虫病,超过4.9亿非洲人民正在遭受血吸虫感染的威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有20多万人死于血吸虫病。2020年,WHO发布《结束忽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2030年被忽视的热带病路线图》,其重点目标之一是2030年全球消除作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血吸虫病。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高级顾问王晓春研究员告诉记者,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较慢、卫生条件与技术普遍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防控体系薄弱,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面临诸多挑战。

  2014年5月21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桑给巴尔签署了关于在桑给巴尔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负责人杨坤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6年8月,受商务部委托,我所正式承担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2017—2020年,30名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到桑给巴尔开展对外公共卫生援助工作。非洲基础设施落后,背后的艰辛超乎想象。气候炎热,断水停电是常态。那里道路和公共设施不好,经常是跋山涉水查病治病,顶着烈日冒着暴风雨查螺灭螺。”

  通过3年努力,血防专家们完成了近2万人的查病,近5万人的健康宣教,当地示范区疾病感染率从8.92%下降到1%以下。血防专家们不仅实现了防治目标,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中国防治经验和适宜技术,对促进桑给巴尔控制与消除血吸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建设了血吸虫病智能语音警示器,提升了血吸虫病风险地区的预警效果;构建了首个用于桑给巴尔的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克服了人工录入易出错、疫情数据更新滞后等难题。时任桑给巴尔卫生部长哈马德在视察时称赞中国血防专家,认为中国的防治经验和技术为当地疾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发展突飞猛进,中国日渐走近国际舞台中央承担起大国责任,世界也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明确指出,中国将帮助非洲抗击艾滋病、肺结核、疟疾、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在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今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经验的分享,将助力达喀尔行动计划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保障中非医疗卫生合作,同时也为非洲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击血吸虫病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全球卫生发展和全球安全服务。(记者 张恪忞 赵延灵 实习记者 刘嘉诚 校对 宋春燕)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弘扬新时代医师精神 共享血吸虫病防控经验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