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 | 保护海洋生态 智慧渔业助力可持续发展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6月29日 14:37:54
央视网 | 2022年06月29日 14:37:5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走进县城看发展》今天我们走进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霞浦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县海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5公里,浅海滩涂265万亩,大小岛屿411个,是福建海域最大、海岸线最长、岛礁最多、浅海滩涂最广的沿海县份。丰富的海洋资源让霞浦因海而生,靠海而兴。霞浦的年水产品总量在40万吨以上,全县56万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从事海洋产业,全县年渔业总产值超100亿元。

近年来,霞浦“靠海而兴”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打造集山、海、川、岛、林于一体的文旅产业,获得了“最美滩涂”“最美海岸线”等美誉。

这片海究竟是什么样的?具有怎样的风貌和特色?又是如何助力当地发展的?我们马上连线总台记者韩志涛。

总台记者 韩志涛:欢迎来到海上渔排。此时此刻在霞浦这片海域正在收获大黄鱼,现场非常繁忙,大黄鱼也十分鲜活。我所在的七星鱼排有80口深水网箱2万多亩。每天这个“海上牧区”都会产出一吨大黄鱼。鲜鱼出水之后经过快速的低温处理,会以最新鲜的状态送到全国各地。在全国,每十条大黄鱼当中有六条来自霞浦。

去年这里大黄鱼的产值接近19亿元,带动周边6万多名渔民增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霞浦的海上养殖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在几年前,这片海湾还是另一番场景。从我们找到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当年这里的渔排由白色泡沫塑料和木板搭成,使用寿命只有三四年,既不能抗台风,还容易造成海面污染。现在新渔排的变化其实是在我们看不到的脚下,改造后的新型环保大网箱不仅口径大,网也是以前的三到四倍。鱼就有更充足的运动空间,也更接近野生状态。

其实,我在现场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在今天的渔排上有100多人,但走在上面就像在地面上一样平稳。第二个变化是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我身边的房间就是渔排上的智慧海洋平台,每天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5G信号实时监看鱼排各种信息。特别是这个红线区域内,这里是禁养区,不允许有任何养殖。

守住了海洋生态红线,保证了大黄鱼的品质,价格自然就会上涨。这里的大黄鱼价格是普通黄鱼的两倍,批发价能卖到40元一斤。除了鲜活大黄鱼,当地还开发了其他产品,比如大黄鱼的“预制菜”、各类即食海鲜等。可以说霞浦的海鲜正在向精细化加工转型升级。像我身边这些产品就是采用压制工艺生产的“海参片”。再看这些不起眼的海带苗,它们是全国首次突破良种海带冬季繁育的种苗,目前当地已经形成了海带苗生产的新业态,一年产值达到三个亿。在霞浦的海洋经济当中,全县水产品总产值是127.6亿元,海洋食品加工产值是180亿元,实现了“双百亿”。

这段时间我们在霞浦采访,不仅感受到优势产业快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体会到当地百姓生活在不断提高,很多人都盖起了两三层的小楼。

这种变化同样发生在海上,就拿我所在的渔排来说,我身后这些漂亮的房子就是“海上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这里有三农医院,养殖方面的问题会有专家来指导。如果遇到一些海上的突发状况或者纠纷,当地的法院、检察院有专门的服务点来解决。在这特别要介绍一下我身后的“金融志愿服务站”。

每到周三,一些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会专程来到鱼排,现场帮助养殖户办理“养殖贷款”或者其他的金融支持,周到贴心的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美好舒心的生活。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走进县城看发展 | 保护海洋生态 智慧渔业助力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