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白发少年”30年载人航天情怀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5月01日 16:12:34
央视网 | 2022年05月01日 16:12:3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这个“五一”假期,我们跟随《吾家吾国》的脚步一起来邂逅五位“白发少年”。今天我们来走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听他揭秘载人航天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即将返回地球,在这天的现场直播之前,我走进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老先生的家。

王老的满头白发提醒着我,距离他刚刚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为“921”,王老被正式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那一年他正好是60岁。

总台记者 王宁(以下同):您是第一任载人航天总师。

王永志:用东北话(讲),压力贼大。

记者:您都已经千锤百炼了,还觉得压力贼大呢?

王永志:任命我当总师,我马上就想,要砸在我手里怎么办呢?把航天员给摔了那怎么办?绝对不能出这个事,整个在任上一定要安全过来,那才行。

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在当时,国际上各个国家在送人上太空之前,为了谨慎都会进行多次大动物实验,如果我们重走这条路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巨大的,可是如果不进行大动物实验,对于总设计师来说,怎么样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万无一失,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记者:人家别的国家都做动物(实验),咱就不做,就从无人到有人?

王永志:你要大胆跨越,我一出来就和你一样,这当时就下这么一个决心,中国飞船一经问世就是世界水平。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就是利用后发优势,你们先干的我后干的,我可以许多事避开、跨越、跳过去。

记者:这也需要勇气,也需要大智慧。

王永志:提议者责无旁贷,不管多少人讨论的,提议者、倡导者都负主要责任。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发射,迈出了中国人走向太空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记者:当航天员要返回地球,从那么高怎么回来?

王永志:最要紧就是开伞。你必须把伞打开,伞万一打不开呢,等到6公里副伞给打开,赶快把大底抛了。

记者:防热的大底?

王永志:防热大底抛掉,你不抛底,反推发动机出不来。到离地一米左右,反推发动机再点着就不要叫它(飞船)直接硬着陆,再缓一下子,叫它软着陆。

记者:气垫上有点那种感觉。

王永志:反推发动机托着,万一反推发动机失灵了,没点着,这怎么办?座椅后头有一个缓冲器。

别看就是一个航天员座椅的缓冲器,也是经过航天人精心设计制作的。2003年年初,王永志老先生因为急性胰腺炎住院五个月,就在他刚刚出院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个报告,在这个报告上明确写着,拉刀式的航天员缓冲器有设计缺陷,存在导致航天员伤亡的危险。

王永志:作为总设计师,航天员有伤亡危险,不能干。拿到这个报告之后,我马上就跟几个副总师在一起商量,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副总师叫沈力平,他说现在俄罗斯有一种缓冲器,不是拉刀式的,叫胀环式的,现在俄罗斯一直在用,没有听说发生过问题。

记者:那您得拍板。

王永志:就马上通知飞船系统改,做,结果49天就解决了。

从1992年到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了整整30年,而王老最初参与设计的“三步走”计划,也在2022年全部完成。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凡人微光】“白发少年”30年载人航天情怀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