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讯 12月24日~3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河北省委网信办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网信部门联合主办,央视网和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协办的“千问千寻大运河”暨沿着大运河看河北网络主题活动举行。中央新闻网站、河青新闻网等相关地方新闻网站开设的“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专题专栏同步上线。
现在,记者带您走进大运河香河段,聚焦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倾听大运河畔的人文故事,感受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2006年,景泰蓝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河景泰蓝项目在2007年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面,景泰蓝产业从无到有的故事引人入胜。
作为香河景泰蓝村、景泰蓝非遗传承基地——北李庄村,其景泰蓝生产的引入与发展离不开其领路人张佐忠。
今年87岁高龄的张佐忠,14岁时经同乡介绍,到作坊相对集中的北京金鱼池双天成字号学习景泰蓝技艺。1955年公私合营之际,双天成并入位于珠市口大街东段的试验厂,后来又成为中央直属企业——北京珐琅厂的一部分。
张佐忠则凭借熟练全面的技术和肯干实干的作风被任命为生产组长,带领着六七十人进行景泰蓝的生产,定为国家七级工(当时中国企业工人工资最高级别为八级),作为团员代表,曾两次参加在东交民巷召开的团中央大会。
1962年受国家政策影响,张佐忠被下放回村。他和村书记李文良为北李庄引来资金和技术支持,并达成为北京珐琅厂做来料加工的生产协议。这样,村办集体企业——北李庄珐琅厂于1964年秋末冬初建成并投入生产。由于严把质量关,加工产品都能顺利通过北京珐琅厂的验收。
景泰蓝生产直接为村民和大队带来经济收入,人们生活改善。1977、1978年时,北李庄大队拥有了自己的拖拉机和汽车,经济首屈一指。村里掀起学习景泰蓝的热潮,工人从建厂之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200多人,而鼎盛时期的北李庄村有500人左右在从事与景泰蓝相关的产业。
北李庄珐琅厂从建厂之初到八九十年代,始终为北京珐琅厂做产品加工,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和销售。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珐琅厂遭遇挫折,效益下滑,工人流失,后来辗转发展为今天的善成珐琅厂。如今,景泰蓝依然是该村重要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带动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且产品不断更新迭代,远销国内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张广维,北李庄广维珐琅厂厂长、经理,张佐忠的侄儿,1961年出生,在十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1977年初中毕业的他开始跟随二哥张广山学习点蓝、磨活。
那时候他经常蹲到花前观察花的颜色、琢磨山石的纹理,把感悟体会运用到点蓝中,使得图案着色更形象、生动、立体。因为用心学习、任劳任怨,他得到了师傅的认可与称赞,两年后就开始到北京珐琅厂跑业务。
1986年,北李庄拓展来自北京美术厂的业务,按甲方要求,另成立新厂华艺景泰蓝厂与之进行合作。张广维则代表华艺景泰蓝厂去北京交活联系业务,由此结识了北京美术厂的一众精英。
那个年代,市场经济正处于摸索中,市场秩序混乱,加之人们诚信缺失、法制意识不强,以致很多合同形同虚设、三角债大行其道,常出现活儿做了没处销售、货送了结不了款、货被拐带消失的状况,“有人没活、有活没钱、有钱没人”的尴尬也时有发生。
在乱象与艰难中,张广维坚守着以诚信交客户、以诚信赢合作的信条,被客户赞誉为“三好”合作人——人好、活儿好、态度好,甚至有些客户和他结成了至交,业务也从北京拓展至台湾、浙江、西藏等地。
2003年以后,景泰蓝市场逐渐回暖,尤其是国家非遗项目的认定以及天圆地方——“国盘”套装、喜凤瓶、一帆风顺、四海升平等景泰蓝制品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北京APEC会议、中非合作论坛等,作为国礼在外交舞台光芒四射,景泰蓝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广维珐琅厂达成了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项目的合作,成为北京张氏景泰蓝工坊在香河的生产基地。
时值香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进驻北李庄村,张广维接受邀请,带领着广维珐琅厂入驻水岸潮白,在生产的同时向游客们展示景泰蓝的传统技艺,游客除参观外还可以亲身体验景泰蓝的制作技艺,这样在加深人们对景泰蓝认知的同时,也扩大了对这一非遗项目的宣传,助力水岸潮白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的特色建设,助力北李庄美丽新农村的发展。
两代人,一份情。
张佐忠为北李庄引入景泰蓝生产、造福村民,而张广维则带领景泰蓝工坊植入水岸潮白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机体,从而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使北李庄的“景泰蓝之花”盛开得更加明媚。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张蕾